金秋十月,国庆与中秋双节同庆,家国情怀与团圆期盼交织。假期里,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航站楼内人流穿梭,旅客数量明显增加,争执纠纷和报警求助等警情也是平时的3-5倍。福建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的民辅警坚守“百姓过节我站岗,我为空港保平安”的共同愿望,坚持以一抹醒目的“警察蓝”守护着这份“中国红”的热闹与安宁,用忠诚织就假期出行最安心的防护网。
暖心“小螺号”:回应每份为民温度
“登机口往前直走,过了安检左转就是。”“临时乘机证明在直走右转的服务柜台办理。”“您的行李箱贴个标识吧,避免错拿。”……在航站楼内,机场公安“小螺号”志愿服务先锋队的民警每天要把这样的提示重复上百次,这支队伍因“第一时间响应旅客需求”而得名,从帮老人操作自助值机、给孩子倒一杯热水,到为行动不便者推轮椅,细微处的守护从未间断。
10月3日上午,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公安便民服务中心的平静。“电脑里有我所有项目资料,没了它我没法工作!”旅客张先生额头冒汗,话带颤抖——他在登机口附近的按摩椅休息,直到排队登机才发现笔记本电脑遗落,回头寻找时早已不见踪影。值班民警一边递上温水安抚他的情绪,一边同步启动“寻物完璧机制”,第一时间调取按摩椅周边3条通道的监控录像,在机场失物招领系统实时匹配信息,同时联系航站楼保洁、商铺排查线索。不到1小时,民警即锁定了拾取电脑的旅客,1小时40分钟后,张先生从民警手中接过完好的电脑,反复赞扬民警道:“这比我自己的事还上心!“
双节期间,机场公安局构建的“1+3+N”便民服务体系成效显著:累计为旅客寻回遗失物14起,挽回经济损失超5万元;化解纠纷矛盾 15起。不少民警放弃与家人团聚,24小时轮班值守,饭菜热了又凉,始终把“让旅客安心”放在第一位。
普法“安全课”:守住文明乘机红线
“大家知道吗,在机舱内抽烟,不听劝阻接打电话,不仅会被拒绝登机,还可能面临行政拘留!”10月6日,航站楼出发层的普法宣传展台前围满了旅客。针对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机闹”问题,机场公安局专门开展“文明乘机,拒绝‘机闹’”专题宣教活动。民警通过发放图文手册、播放案例视频、现场答疑等方式,详解《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规定。“之前刷到‘机闹’新闻觉得离自己很远,今天才知道带超量锂电池登机也会危害安全!”旅客李女士拿起手机,拍下展台上“常见航空安全隐患清单”,准备分享给即将出行的女儿。“普法不是‘吓唬人’,是让大家知道‘什么不能做’,一起守住飞行安全的底线。”现场民警说。
活动期间,累计超千名旅客参与互动,不少旅客主动留下联系方式,表示愿意成为“文明乘机宣传员”。
多方“防护网”:织密平安出行闭环
这个假期,福州地铁滨海快线正式运营,日均客运量15万人次,机场人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0%。面对客流高峰,机场公安局提前部署、优化勤务,在地铁与航站楼接驳转乘通道和道口设置全天候全时段的临时疏导岗,避免因人群拥堵导致推搡踩踏事件发生。同时,加大航站楼内外民辅警的巡防力度,依法打击非法拉客扰序行为,及时劝导车辆礼让行人,引领乘客按需换乘客运车辆等。期间现场见警率、管事率平均提升了约30%,让旅客随时能看到“警察蓝”。此外,主动深化与机场公司、航司、地铁公安的联动协作,依托空防安全“吹哨人”机制,形成人人参与平安民航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步加强对航班延误、旅客滞留等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准备,确保快速响应、有效维护秩序。
截至假期结束,机场公安局共安全保障航班2655架次,服务旅客近41.49万余人次,福州机场整体安全、稳定、祥和、有序,未发生重大案件、事故。
当最后一架飞机平稳滑入停机位,夜幕下的航站楼渐渐褪去喧嚣,恢复宁静。然而,藏蓝身影依旧穿梭在重点区域,细致开展巡查工作,这份不分昼夜的坚守,不仅筑牢了假期安全防线,更用行动向每一位旅客传递温暖承诺:旅途有终点,守护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