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漳州
标题图
平和五寨:党建引领聚合力 “四领同频”绘新篇
2025-10-10 10:58 福建日报-新福建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0月10日讯(通讯员 林景荣)仲秋时节,走进平和县五寨乡前岭村,一幅村净、景美、业兴、人和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环境要美起来,产业要强起来,乡亲们的腰包更要鼓起来!”2024年以来,前岭村以“四领”工作机制为抓手,全力提升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成为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实践。

组织领航,把稳振兴“方向盘”

前岭村“两委”班子深刻认识到,党支部这个堡垒如果不够强,各项事业发展就无从谈起。村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研究建立“周二例会”学习制度,实时补充村干部理论知识库,为93名党员持续“充电赋能”。投入64万元改造提升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整洁明亮、功能完善的为民服务主阵地,大大便利了前来办事的群众。

村党支部书记林文忠带头践行“书记家访”,村干部踏遍全村1026户,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村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村干部帮我们协调宅基地纠纷,还带着规划图现场办公。”村民老林回忆道。正是这些“沾泥土”的走访,推动村庄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村民的痛点,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这成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在支委会和工作例会上的共识。

两委领办,实干擦亮“乡村颜”

面对乡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的难题,村“两委”深入走访征集建议,借鉴先进经验做法,创新推出“三个一”工作法:通过一套“五治联合”积分制管理模式、一批“最美庭院”示范引领、一支由村“两委”带领的“党员环境监督队”日常监管。全村先后投入180余万元,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月均转运垃圾20余吨,农户房前屋后、道路两侧长治长清,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实现由“一时美”向“一直美”的升华。

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村“两委”领办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项目”结出累累硕果:投入150万元完成2公里村道“白改黑”,村民出行更加便捷通畅;投入230余万元对楼仔坪土楼进行保护性改造提升,建成平和县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题馆,投入100余万元完善土楼配套设施,建设14间特色民宿,盘活了沉睡的土楼资源。同时,生态生命公园、学校周转房修缮、3D壁画、智慧广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提升、黄金百香果基地等项目相继落地,一个宜居宜业的和美家园正在持续打造中。

党员领岗,织密治理“连心网”

“如何让党员真正发挥作用?”驻村第一书记李伟铭积极落实党员领岗定责,93名党员根据自身特长、群众需求,认领了矛盾调解员、环境监督员等5类岗位,成为乡村治理的“生力军”。他倡导的“夜访工作法”更是成效明显,党员们利用晚间农闲深入农户,今年来成功前置化解土地、邻里纠纷21起,解决宅基地遗留问题3件。“晚上去,村民都在家,聊得开,心结也容易解开。”一位负责调解岗的老党员深有体会。

人才领衔,产业奏响“富民曲”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村“两委”以产业项目为纽带,积极“引凤归巢”。修缮楼仔坪土楼后,班子成员力邀本地知名画家林昌辉共建“写生实践基地”,联合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等开展“情系瓷源五寨·艺术赋能乡村”采风创作活动。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美丽乡村3D壁画公益行等活动。

面对村里黄金百香果产业技术弱、销路窄的瓶颈,村“两委”推行“支部带头+人才领衔+群众参与”模式,引进3名农技专家开设“田间课堂”。望着挂满枝头的百香果,种植户老林笑得合不拢嘴:“以前种不好也卖不上价,愁啊!现在专家手把手教,网上还能卖,这果子真成‘黄金果’了!”今年,60余亩黄金百香果基地喜获丰收,带动10余户村民户均增收2万元,村集体增收5万元。

人才领衔黄金百香果产业增收

从泥泞小路到平整的“白改黑”村道,从山间果到“黄金果”,从“有事无处说”到“有事找党员”,前岭村党支部深化落实“四领”工作机制,有效激发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前岭村先后获得“五星级党组织”、市级“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如今的前岭,组织强、环境美、产业兴、民风淳,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