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漳州
标题图
南靖县山城镇:“微治理” 推动 “大宣传” “小服务” 传播 “大文明”
2025-10-09 18:53 南靖县融媒体中心

从千年非遗 “火梨花” 的匠心传承,到金线莲产业 “绿叶子变金票子” 的富民实践;从安美社区 “六联六美” 绘就的和谐图景,到 “荆城颂” 宣讲队传递的党的声音 —— 近年来,山城镇以宣传为引领、以品牌为抓手,将文化传承、产业推广、社区治理与理论宣讲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城特色的宣传赋能发展之路,让文明新风浸润城乡每一个角落。

非遗焕新:百年技艺点亮文化传播路

清晨的鸿钵村,薄雾尚未散尽,非遗传习所内已是一派热闹景象。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按照百年流传的工艺制作 “火梨花”:选竹、阴干、裁切、火药配比…… 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指尖流转间,是对传统技艺的坚守,更是对文化根脉的传承。

“火梨花不只是一门手艺,更是我们村的魂。” 鸿钵村 “火梨花” 传承人冯宜东说,过去担心这门技艺后继无人,如今村里专门设立了传习所,老一辈传承人定期开课教学,不少年轻人主动返乡学习,“老祖宗的东西总算能好好传下去了”。

为让 “火梨花” 这一非遗项目 “活” 起来、“火” 起来,山城镇宣传部门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通过举办民俗展演、开发文旅产品、推动 “非遗 + 节庆” 融合等举措,持续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播边界。每年正月十四,当地 “火烧尪” 民俗活动如期举行,漫天绽放的火梨花如星河洒落,不仅点亮了乡村夜空,更吸引着八方游客慕名而来。如今,“火梨花” 已成为山城镇文化宣传的 “金字招牌”,被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重点项目,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

产业赋能:宣传赋能品牌 品牌带动产业

传统在创新中焕发生机,产业在宣传中提质增效。葛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本土龙头企业,在山城镇宣传部门的助力下,成功打造金线莲品牌,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共赢之路。宣传部门通过持续组织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等媒体采访,专题报道、直播推广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企业诚信经营、科技兴农的形象,显著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走进山城镇葛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金线莲种植基地,翠绿的种苗长势喜人。作为当地金线莲产业的龙头企业,该公司在镇宣传部门的助力下,以 “公司 + 基地 + 农户” 模式构建起完整产业链,让曾经不起眼的 “绿叶子”,变成了带动村民增收的 “金票子”。

“我们坚持‘诚信、务实、合作、共赢’,不仅高价流转土地,还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帮助大家通过网络直播拓展销路。”公司总经理韩燕辉介绍,企业引进台湾先进种植技术后,创新推广林下种植和套袋技术,既提升了金线莲品质,又带动农户增收,实现了 “企业壮大、农民致富”的双赢局面。

宣传赋能品牌,品牌带动产业。在宣传赋能与多部门协同推动下,该公司先后获评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山城镇也顺势成为 “中国金线莲之乡” 南靖县的核心产区,金线莲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 “金色引擎”。

嵌入网格:用 “小服务” 传播“大文明”

社区是宣传工作的最前沿,也是政策落地、民心凝聚的关键节点。山城镇安美社区创新推行“六联六美”工作机制,宣传部门嵌入网格、融入服务,通过政策宣讲、文明倡导、志愿活动等多种形式,把党的声音和温暖送进千家万户。

“现在社区环境越来越美,办事越来越方便,住在这里心里踏实!” 提及安美社区的变化,居民们纷纷点赞。作为山城镇基层治理的 “样板”,安美社区创新推行 “六联六美” 工作机制,将党建联抓、服务联动、文明联创、网格联管、实事联办、资源联享融入日常,以 “微治理”推动“大宣传”,用 “小服务” 传播“大文明”。

“我们一直在推行‘六联六美’工作法,简单说,就是把党建、服务、文明、网格、实事和资源这六大块联动起来,一起把社区建得更美。” 安美社区党支部书记曾雅玲介绍,社区组建了由党员、退役军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今年已开展助老扶幼、环境整治等志愿活动10来场;同时将辖区划分为 30 个宣传服务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长和调解员,精准收集民意、化解矛盾,“居民有诉求,网格里就能及时响应”。

在安美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医保办理、低保申请、临时救助等民生事项 “一站式” 办结。“我们还争取了近50万元资金,改造了公厕、养老中心,新增了停车位和垃圾亭。” 社区党支部支委卢小婷说,从环境改善到便民服务,从防诈宣传到关爱帮扶,社区始终把居民需求放在首位,让 “大文明” 体现在每一件 “小事” 里。

理论宣讲:“荆城颂” 让政策飞入百姓家

傍晚的公园里,快板声清脆响亮,“荆城颂” 宣讲队的表演总能吸引不少群众驻足。“党的政策实在好,乡村振兴换新貌;金线莲儿长得旺,火梨花儿映天烧……” 通俗易懂的唱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变得 “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这支由党员干部、教师、文艺骨干、退休老同志组成的宣讲队,是山城镇宣传部门重点培育的理论宣讲品牌。宣讲队成员郑枝兰说:“我们发挥各自特长,把政策编成快板、故事、情景剧,就是想让街坊邻居们愿意听、听得进。” 为扩大覆盖面,宣讲队还采用 “线上 + 线下” 模式,通过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宣讲内容,至今已累计服务群众 1.6 万余人次。

2024 年,宣讲队创作的快板《魅力山城绘宏图》在县级宣讲大赛中斩获三等奖,成为理论宣讲 “飞入寻常百姓家” 的生动案例。“非遗有了新传承,产业有了新发展,治理有了新温度,理论有了新表达。” 山城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占进良表示,下一步,该镇将持续深化宣传品牌建设,讲好山城故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乡村振兴和县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