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道
标题图
水仙茶的“三大门派”,你最爱哪一派?
2025-10-09 11:00 茶道CN

“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

水仙茶,香悠远清雅,味醇厚甘润,是很多老茶客的“白月光”。

然而,因产地、制法不同,造就了风格各异的品质。



作为发源地的福建,水仙分为闽北和闽南,前者以建阳、建瓯、武夷为代表,后者以漳平、永春为代表,合称为“水仙五朵金花”。

在广东潮州,还有凤凰水仙。尽管也叫“水仙”,却跟福建水仙没什么“亲戚”关系,自成一派。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水仙的“三大门派”。


c8d7a2ba-9dee-4e46-81f6-ffb5d3554a36.png


闽北宗:一宗双绝


门派领地:建阳、建瓯、武夷山等闽北地区

武功心法:重水求香,以醇为纲


闽北是水仙茶的发源地与正统宗室,根基最为深厚。

水仙茶原产于建阳区小湖镇大湖村岩叉山祝仙洞,因“祝仙”谐音而的命。水仙茶树属小乔木型、大叶类,叶片肥厚,内含物丰富,尤适制乌龙茶。制白、红茶,品质表现也很惊艳。

其门下因微气候、土壤和工艺细节的差异,又演化出两大绝学分支——


本味系


代表:建阳小湖水仙,建瓯南雅(南路)水仙、北苑水仙、高山水仙

绝技:醇和本味

此系乃水仙宗门之根基。史上,小湖镇几经沿革,曾一度隶属建瓯。但,不论如何,建阳、建瓯水仙,皆与古老的建州北苑贡茶一脉相承。


建阳小湖镇大湖村是水仙茶的发源地(图源:小湖视线)


其风格凸显水仙品种本身的“醇和绵长”。香气具清雅的兰香,滋味醇厚,更显绵柔甜润。


耳东 摄


岩韵系


代表:武夷水仙、老丛水仙

绝技:岩骨花香


此系乃宗门佼佼者,多出自“双世遗”武夷山峰岩幽谷之中,吸风饮露,得山川秀气精英之所钟,又以“三坑两涧”最负盛名。



“焙火功”独步天下,讲究“文火慢炖”。其香并非高扬扑鼻,而是细腻幽长,沉于汤中。尤是老丛水仙,兰花香、木质香与苔香交织,纠缠不休。

茶汤入口,第一感觉便是极致的醇厚,鲜活有力,“岩韵”(矿物感与清凉感)在口腔中层层化开,回甘持久。

有人说,品老丛水仙,如与一位德高望重的宗师对弈,初觉平和,继而为其深厚的内力与绵长的气韵所折服。


96a4a952-014a-4b4c-9aca-a79b3a2e0940.png


闽南派:清香飘逸


门派领地:漳平、永春、安溪、仙游等闽南地区

武功心法:轻发酵,轻焙火,清香鲜爽


闽南派,乃水仙茶“巧技派”。

该派在传承闽北宗的基础上,融入本地特色,风格更灵动秀美。

清道光年间,永春湖洋镇仙溪村民郑世报从武夷山引种水仙茶苗,融合闽北与闽南制茶工艺,创制闽南水仙,以香清高、味醇厚而著称。




不同于闽北宗粗壮紧结的条形,闽南派水仙通过包揉将茶条变成卷曲的球形,漳平水仙更是开创了举世无双的方饼形,成为水仙茶的“显眼包”。

由于发酵和焙火较轻,色泽砂绿油润,香是清高锐逸的花香,如兰似桂,未饮先醉。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鲜爽甘醇,却余韵袅袅。


17f42f2e-5a8f-44b4-9427-bbe7a24684fe.png


品其茶,如观一位青衣侠士舞剑,身姿飘逸,剑招清灵,令人赏心悦目。

近些年来,传统风味的回归,以漳平水仙为代表的闽南派也开始对标闽北宗,提高发酵度,注重焙火,在保留花香的同时,兼顾醇厚与回甘。



岭南门:山韵奇香


门派领地:广东潮州凤凰山

武功心法:单株采制,香型多变


凤凰水仙原产于潮安凤凰山,又名“鸟嘴茶”。虽也叫“水仙”,实则是与福建水仙同宗(乌龙茶)不同种的外家高手,以其变化莫测的香气自成一派。


潮州大庵宋种古茶树(图源:潮安发布)


福建水仙,系三倍体,通过扦插、压条等方式无性繁殖,发芽期属晚生种;而凤凰水仙,是二倍体,通过茶籽播种,为有性繁殖的群体种(菜茶),属早生种。另据专家考证,“凤凰水仙比福建(武夷)水仙更接近于野生型,抗逆性强。”

1984年,福建水仙和凤凰水仙均被列入国家级良种,前者为“华茶9号”(GSCT9),后者为“华茶17号”(GSCT17),也可见二者不同。


f5c64ed5-8419-4717-8d2f-6feb05438615.png


制成商品茶时,按品质高低分为水仙、浪菜和单丛。“单丛”是该门派最最大特色,即从群体种中严选单株,单独采制,每一株都可能孕育出独一无二的香型。有十大经典香型,被誉为“茶中香水”。



其制作工艺融合闽粤之长,形成高锐张扬、层次丰富且极具穿透力的香气。茶汤滋味浓醇鲜爽,“山韵”突出,回甘快而强,仿佛一招刚猛无俦的“降龙十八掌”,气韵生动。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