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原创
标题图
天寒露重,转眼已是深秋~
2025-10-08 07:15 新福建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今天08时41分

我们正式迎来

秋天的倒数第二个节气

——寒露

制图:温从寒

风渐起,叶转黄

夜微凉,露成霜

这是每年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

这也意味着天气逐渐寒冷了



寒露有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古人称后至者为“宾”,此时节天空中的鸿雁成群结队迁徙,这是最后一批南迁的队伍了,就像姗姗来迟的宾客。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形容的是,深秋时节海水将蛤蜊冲上海岸,其贝壳的纹和色与雀相似,古人便以为飞雀变成蛤蜊了。

“三候菊有黄华”比较好理解,漫山遍野的菊花仿佛约好似的,一夜之间凌寒怒放缤纷的色彩,为深秋增添了勃然生机。

仲秋时节,寿宁县托溪乡,纵横交错、层层叠叠的梯田线条,与青山、村舍构成一幅丰收的美丽画卷。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一年好景,橙黄橘绿

这一次,别错过

浪漫的秋天

寒露,吃点啥?

食花生

《本草纲目》记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寒露后天气凉燥,正是润肺、进补、养脾胃的季节,这时候吃花生正合适。关于花生,福建人有多种吃法,如湿烤花生、白晒花生、鱼皮花生等,花生寓意长寿健康、多子多福,还可制成花生酱用于拌面、蘸食等。

花生酱拌面。图源:海峡都市报

吃柿子

“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寒露”时节,正是吃柿子的好时候,柿子因其与“事”等字谐音,因此还有着“事事如意”的寓意。

1759047393559.png

金秋九月,中国华东“柿子之乡”龙岩市永定区迎来丰收旺季。

品寒露茶

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也称“寒露茶”,也正是在这一时节,闽南的铁观音茶叶品种进入采摘期。寒露时节气候较为干燥,茶叶在生长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内含物质,经过精心制作后的“寒露茶”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品质较高。既能解渴,又能提神醒脑,尤受老茶客喜爱。

安溪铁观音茶艺。庄秀萍 摄

寒露养生小贴士

养阴润燥

寒露时节,凉风乍起,可遵循“养阴防燥、润肺益胃”的养生原则。多吃芝麻、百合、莲藕、银耳、蜂蜜等滋阴润肺食物,白天喝淡盐水,晚上喝蜂蜜水,缓解秋燥。

Image

图源:健康福建

防寒保暖

古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寒露后,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不要赤脚,防止“寒从足生”。

情志调节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易情绪低落,可通过登高望远、赏菊、听音乐等方式舒缓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赏秋景

登高

寒露带走了夏的炎热,登高欣赏秋景也成了此时人们的习俗之一。邀三两好友,登高望远,秋风徐徐,瞰大好河山。

太姥山。图源:宁德文旅

赏菊

“寒露”到来后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此时,漫山遍野是明艳如霞的菊花,自成秋日里一片美景。

图片

每年秋天,福州西湖公园都会举办金秋菊展。


今天也是小长假的最后一天

我们即将告别短暂的休整

满怀希望,再次出发

愿你在秋意渐浓之际

好事“花生”~


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出品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福建日报、新华社、新华网、央视新闻、中国政府网、福建民俗博物馆、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中新宁德等

编辑:徐宇琦

审核:吕琳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