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10月3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苏娟)10月1日,在新中国迎来76周年华诞之际,仙游县总医院举行新院区揭牌启用活动,标志着医院在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等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仙游县总医院新院区位于鲤城街道清源东路1999号,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总投资约12亿元,占地约131亩,总建筑面积15.1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院区建筑群包括4层的门诊医技楼及急救中心、15层的住院综合楼、13层的综合楼和4层的传染楼,配备相关附属工程、绿化、停车场等,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于一体。
作为仙游县重点民生工程,新院区在设计上注重科学性与前瞻性,独立传染楼可在需要时快速转换为疫情防控专用病区。门诊、急诊与住院部通过连廊衔接,优化了诊疗流程。配套停车位800个,有效缓解老院区空间狭小、设施老化、交通拥堵等问题。
以迁建新院区为契机,仙游县总医院积极推进学科细分与专科建设。分设肝胆胰脾与胃肠外科,独立设置乳腺甲状腺科,推动胸心外科、内分泌科等专科向更精、更专方向发展。新院区增设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等临床服务中心,填补县域多项医疗技术空白。同时,通过引进名医工作室和选派骨干医师进修培训的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在智慧医院建设方面,新院区全面启用智能医疗系统,实现与18家乡镇卫生院、295个村卫生室的实时数据互通,增强县域医共体“六大资源共享中心”功能,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远程会诊与结果互认一体化运行。率先在全省县级医院中部署“CDSS+DeepSeek智能临床决策辅助系统”,有效降低误诊率,提升病历书写效率,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医院在仙游县首创“无陪护病房”,减轻家属照护负担,并建立患者诉求闭环管理机制。新院区配备宽敞候诊区、无障碍通道、母婴室等人性化设施,从细节入手改善群众就医感受。
作为全省首批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单位,仙游县总医院统筹3家县级医院与18家乡镇卫生院,推行“药共体”改革,将药品品规从6060个科学优化至1766个,实现统一采购与调配。
为保障顺利搬迁,仙游县总医院制定了详细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在转运环节,医院根据患者健康状况科学评估,合理调配12辆救护车和6辆大巴车,分类实施转运方案。针对重症患者,执行“专人专案、一人一策”的转运模式,由专业医护人员携带必要设备全程监护;其他患者在医务人员引导下有序转移。9月29日,医院顺利完成整体搬迁并正式启用新院区。
值得一提的是,为方便群众过渡,新院区启用首月,医院联合公交公司开通免费摆渡专线,往返于新老院区之间,为群众就医提供接驳服务。
仙游县总医院始建于1903年,其前身为“美以美会女医馆”,2019年获批成为莆田首家县级“三级综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