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10月2日讯(通讯员 吴志 黄宇玢 郭奕青 记者 陈汉儿 ) 国门侗乡情,丰收颂华诞。10月2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马胖村的鼓楼前,侗琵琶的清音交织成一片欢乐海洋。莆田、肖厝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全程参与的八江镇琵琶文化艺术节暨“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在此拉开帷幕。
桂、湘、黔三省交界的侗族琵琶歌队携传统与现代曲目轮番登场,14个行政村的文艺队与周边乡镇艺术团,展示侗族大歌、侗戏、民族舞蹈等非遗文化,现场1000多人共绘一幅民族团结与丰收喜悦的画卷。
期间,来自福建的边检民警,与侗族琵琶歌手共创音乐剧《山海共此情》,融合妈祖文化符号与侗族大歌元素。舞台上,莆田边检站民警以绣有五星红旗的臂章为符号,吟唱出国门守护者对山河无恙的誓言;侗族歌手则用琵琶歌谣传颂稻鱼丰收的田园诗意。随着活动推进,数百名群众手挽手跳起侗族“多耶舞”,圆圈如同心环般扩散,寓意山海同心、家国同庆。
八江镇党委宣传委员侯雨婷说,这场跨越山海的丰收庆典,不仅是莆田、肖厝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红蓝融创”文化品牌实效的验证,更展现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深远意义——当国门卫士的藏蓝身影与侗乡群众的锦绣歌舞交相辉映,一幅闽桂城乡共富图景正徐徐展开。
自2019年与八江镇结对帮扶以来,莆田、肖厝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帮扶轨迹清晰可见:从初期“党建+扶贫”完善基础设施、援建菌包厂、线上直播拓展农产品销路,升级至以“红蓝融创”文化品牌赋能乡村振兴新阶段。今年来,他们通过举办艺术节、支教等形式,推动侗族非遗文化当代转化,将国门卫士的家国情怀与乡村文化自信相连接,助力帮扶工作从物质富裕迈向精神富足,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