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9月30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郑林倩 许金珊)国庆黄金周临近,作为莆田城市“后花园”,城厢区常太镇各乡村景点迎来"秋游黄金季",秋高气爽的宜人气候与美丽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地处城厢区西北部山区的常太镇是莆田点燃革命烈火的发源地,集老区、山区、库区、林区于一体。常太镇持续做好生态文章,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依托九龙谷景区、东圳库区等自然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整合周边乡村旅游资源,串点成线,打造智慧农业、观光体验、休闲娱乐等新业态,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山水相连、烟波浩渺,从空中俯瞰东圳库区美景,真是太美了!”刚结束滑翔伞体验回到基地休息的游客小林,兴奋地分享自己的飞行感受。

日前,设在岭下村的滑翔伞运动基地进入试运营阶段,以“轻冒险 + 慢风景”的独特模式,让喜爱冒险之旅的游客体验空中自由翱翔的快感,沉浸式感受蓝天与碧水交织的自然之美,成为户外爱好者和年轻群体全新的休闲运动选择。基地起飞点位于海拔700多米的山顶,地形便于助跑,风向条件适宜稳定,面向独特的东圳水库风光,是滑翔伞运动的理想之地。

“作为依托低空经济发展的新型体育项目,岭下滑翔伞基地填补了当地高空户外体验的空白。”滑翔伞基地负责人郭伟武介绍,基地配备专业教练员3名,全程负责飞行指导、装备检查与安全保障,为保证飞行安全,采用预约制接待,确保充足的准备时间及舒适的飞行体验。

岭下村地处东圳水库之畔,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库区移民村。近年来,该村多方筹集4000多万元资金,依托村里丰富的山林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同时,对村容村貌进行全面整治,建成美丽乡村公园、武埕公园、露营基地、登山步道等项目,成为市民一日游、短途游的好地方。

岭下村党支部书记陈敏表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挖乡村资源禀赋优势,努力把岭下村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生态休闲库区新村和乡村振兴样板。
》》》乡村研学出圈出彩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在常太镇溪南村研学基地启动。学生们走进田间地头,体验农事劳作的辛苦与快乐,并参 加拔河、手工实践、枇杷罐头制作等 ,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乡村生活,在实践中收获成长的喜悦。

溪南村研学基地毗邻国家4A级景区九龙谷森林公园,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设有13间主题教室,涵盖茶文化研习、舞龙舞狮传承、中医药认知、木工手作、古建营造、助农直播等特色课程,特别设置少先队活动室强化红色教育。作为城厢区社区青少年宫分校之一,该基地于今年6月正式投用,迄今已开展活动20多场。
“基地以‘非遗传承+生态实践’为核心,打造集文化体验、劳动教育、自然探索于一体的研学平台。”溪南村党支部书记王剑平介绍,基地依托溪南村及周边九龙谷景区、图图生态农场、八卦王古厝等,打造系列农事、文化体验研学活动,让青少年在乡土间,解锁成长新体验,成为常太镇研学业态的一大亮点。
在溪南村,有一片由撂荒地改造而成的百亩荷花种植基地--图图生态农场。农场推出枯荷插花、绘画写生、农事研学等活动,打造集生态农业、亲子研学、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农场主人吴应力说,这种“农业+旅游+加工”的创新模式,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带动了特色产业发展。
》》》“红土地”兴起生态游
秋意渐浓,马院村忘忧谷景区内,游客络绎不绝。这个有着溪谷、瀑布、森林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3A级旅游景区,是当地不少驴友的打卡地。

马院村毗邻仙游县的钟山、游洋,境内群山环抱、层峦叠嶂,是一块风光秀美的“红土地”。当年,中共闽中特委机关的秘密据点,就设在马院牛鼻孔山。2018年初,闽中游击区革命纪念馆在马院建成对外开放,让这里成为了解闽中游击区红色文化、普及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去处。

除了红色文化,山清水秀的马院村生态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有三级瀑布群、古寨遗址、白马潭以及近3000亩竹林等。近年来,该村深入挖掘和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及生态旅游资源,通过集中流转,收回集体山地、荒地和零星土地,打造了“马院人家”3A级旅游景区和忘忧谷露营基地等特色景点。

不久前,马院村整村运营项目成功签约。根据协议,项目将通过专业化运营,依托马院村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一批兼具自然野趣与红色底蕴的文旅体验项目,叫响马院村乡村旅游品牌,释放旅游红利,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此外,城厢区龙桥街道龙桥社区已与马院村结对共建,组建帮带项目工作专班,协助该村以“红色教育+生态旅游”为核心,打造红色研学基地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拓宽农产品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