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五届国际名茶评比揭晓,福报茶道公司选送的茉莉花茶“玉露冰心”荣膺金奖。
本次评比由世界茶联合会主办,韩国茶人联合会、万里茶道国际交流中心、国际茶叶产业发展协会等单位承办,世界绿茶协会、马来西亚国际茶文化协会、意大利茶文化协会、斯里兰卡茶文化协会等单位支持协办。
茉莉花茶荣膺国际金奖,其实并不意外。当《茉莉花》的旋律在奥运会、世博会等重要国际舞台响起,那缕带着东方温婉的芬芳早已超越音符,成为世界认知中国的味觉符号——而茉莉花茶,正是这符号最鲜活的载体,更是中国茶“圈粉”全球的世界味道。
茉莉花茶品千千万,“玉露冰心”缘何能征服国际评审们的味蕾?
“玉露冰心”初品鉴
首先“玉露冰心”这名字就很有代入感,字里行间自带凉爽。封口撕开的瞬间,一股清冽的香气散溢而出。
茶,是蜷曲的深绿色条索。投茶入水,像一群欢快的小鱼,尽情舒展腰肢。
第一口茶汤滑过舌尖,就被惊艳到了。舌尖先触到一层淡淡的甜,像含着一块冰糖,带着甜的凉意顺着喉咙往下淌,连突突跳痛的太阳穴都缓解了几分。
须臾,舌根又泛起一阵甘润,像是雨后的青石板渗出的水,清清爽爽的,把胸腔里的燥热冲到九霄云外——
这,就是福州茉莉花茶的“冰糖甜”。
一杯冰糖甜
“冰糖甜”是茉莉花茶最迷人的风骨。不同于蜂蜜的浓腻、蔗糖的直白,它藏在茶汤深处,要等茶香与花香在舌尖纠缠片刻才会浮现。
就像福州鼓山的晨雾,看似清淡,却能把整座山的绿意都裹进怀里。
只有三伏天采摘的茉莉,搭配清明前的菜茶嫩芽,经过多次窨制,才能逼出这种“甜而不齁,润而不滞”的韵味。
泡上一杯,看茶叶在水里翻卷,任那股冰糖甜漫过舌尖,仿佛所有的烦躁都被这口清甜抚平了。
品鉴茉莉花茶有门道,最有经验的老茶人教授要“三闻三品”:
🔹 干茶时的香是否清雅,冲泡时的香是否绵长,饮后杯底的香是否持久;
🔹 品茶则要慢,先含在口中感受甜度,再让茶汤流过喉咙体会滑度;
🔹 最后闭紧嘴巴用鼻子呼气,捕捉那若有若无的回甘——这“冰糖甜”,往往就藏在最后一步里。
以匠心制好茶
选购的门道就更深了。市面上一些茉莉花茶用的是“拌花”工艺,直接把花和茶叶混在一起,香气冲却留不住,喝两次就没了味道。
真正的好茶讲究“窨花”,让半干的茶叶吸收鲜花的香气,花谢了就筛掉,再换新的鲜花重复,次数越多,香气越沉。
话虽如此,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何成功挑选到一款好的茉莉花茶,还真不容易。
“玉露冰心”的出现,真正破解了选购“痛点”。茶的包装盒上印着清晰的工艺说明:
闽江润龙芽,三伏采天香。
茶胚凝早春雪芽之清韵,
花择茉莉夏夜绽之精魂。
四度窨制,昼夜无歇,
终得茶骨沁透月魄,花魂化入云腴。
烘青绿茶用三伏天采摘的福州茉莉花茶窨制,没日没夜地反复窨制4次,才得到这“茶骨沁透月魄,花魂化入云腴”。
第一泡甜得清爽;第二泡茶香渐显,甜里带了点木质的醇厚;泡到第五泡,茶汤淡得像月光,回甘却愈发明显,咂咂嘴,舌尖能留半小时的甜意。
喝茶的美好心情,或许本就藏在这些微小的“甜”里。不是冰西瓜的酣畅,不是冰淇淋的浓烈,而是像“玉露冰心”这样,一口下去,从舌尖到心底都透着润,仿佛生活的焦灼都被这股冰糖甜轻轻托住,慢慢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