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
标题图
屏山时评:聆听抗战老兵记忆深处的故事
2025-09-27 13:59 福建日报 原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年穿越硝烟战火的热血青年,如今已鬓发染霜、步履蹒跚。走近这些承载着烽火记忆的老兵,聆听他们藏在记忆深处的故事,可以触摸历史印记,感悟抗战必胜的信仰力量。

抗日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而惨烈的战争。80多年前,这些抗战老兵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捍卫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

抗战老兵是国家的英雄,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在访谈中,许多老战士回忆参战细节时,目光炯炯、思路敏捷、语气铿锵,那股历经战火淬炼的刚毅之气依然清晰可触。这种刚毅之气,既是面对敌人顽强斗争、不怕牺牲的铮铮铁骨,也是面临艰难处境时,善于创造条件、化被动为主动的机智勇敢。97岁的抗战老兵段兆善,战场上两次重伤也拦不住他南征北战的脚步。他轻抚右腿那道贯穿伤疤,依旧对抗战岁月记忆犹新:“参加抗战,就得敢打敢冲敢于牺牲!”100岁的抗战老兵武传文十几岁时被日军抓去修炮楼,目睹家乡饱受日军蹂躏之苦。参加民兵和八路军后,因为熟知日军炮楼构造,他就担任攻打炮楼的向导,专炸鬼子炮楼。老人回忆说,那时头顶常有日军飞机盘旋侦察,危险如影随形,但他们毫无惧色,最终成功炸毁日军多个炮楼,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铭记历史,先要留住历史。每一位亲历战争的革命老兵,都是一部“活着的历史”。随着岁月流逝,战争亲历者正一天天老去,健在的抗战老兵越来越少,他们的革命故事弥足珍贵,抢救性收集保护这些从战争硝烟中留存下来的革命历史迫在眉睫。

与时间赛跑,抢救英雄记忆。截至2025年8月,福建省健在的抗战老兵仅余204人,他们的记忆正随岁月流逝而模糊。我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力求以最真实的笔触记录这些“活历史”,既为致敬英雄,亦为后世留存一份血肉丰满的抗战档案。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多部门开展“抗战老兵记忆抢救”行动。对思维清晰的老兵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留存影像;对无法有效沟通的老兵,采访其亲属或战友;拍摄勋章、证件、书信等历史实物并数字化保存。

抗战老兵或激昂,或低语,他们不凡的经历是动人的民族记忆,提醒我们,从哪里来,往何处去。透过这些民族记忆,让我们铭记:今日山河无恙,皆因昔年有人负重前行!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英勇事迹,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铭记是为了传承。我们应当行动起来,记住抗战老兵,传承山河记忆。政府应加大对抗战老兵的关怀和保障力度,完善相关政策,确保他们能够安享晚年;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关爱抗战老兵的活动,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我们每个人更要从自身做起,尊重历史,铭记抗战老兵的功绩,接过他们手中的火炬,让承载着民族希望的火炬生生不息,绽放出新时代的璀璨光芒。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