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
标题图
专家视线:优化竞争生态 推动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9-23 12:08 福建日报 原创


近年来,“内卷”一词频繁出现在社会舆论中,逐渐成为描述资源过度竞争、低效甚至无序发展的社会标签。今年初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包括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重大修订和《价格法》修订草案的讨论,并在多次会议上提出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福建省积极贯彻中央精神,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在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完善制度建设,优化市场秩序。福建坚持依法治理,严格落实《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等法律规定,积极开展市场专项整治,通过典型案例通报、广告宣传治理、行业标准提升等举措,有效遏制虚假宣传、低价倾销等不良竞争行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已在福建全面落地,并将招商引资、土地配置、补贴优惠等政策纳入审查范围,规范政策制定流程。通过制定《福建省促进公平竞争条例》,明确审查程序与标准,福建有效制止了部分政策措施中的歧视性、排他性做法,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

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动能。“内卷”现象的背后,产业层次偏低、竞争方式单一是关键因素。福建近年来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推出财政补贴、产业基金、信贷贴息等政策,引导小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注重品牌与设计创新。目前,全省已有4100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7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比“十三五”期间增长显著。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正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有效缓解了低端价格竞争的压力。

强化执法监管,提升治理效能。福建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进跨部门联合执法,借助网络舆情与行业举报等方式提高违法行为的发现效率。典型案例的公开曝光强化了社会监督,震慑不法行为。福建还探索实施“严格监管与服务引导并重”的模式,除处罚外,加强宣传教育、行政指导与行业自律,引导企业树立合规经营意识,推动守法成为企业的自觉选择。

注重从消费端推动竞争方式的优化。福建不断完善认证标识、质量标签和品牌信誉体系,推动“质量强省”和“品牌培育工程”,鼓励消费者树立“品质优先”的消费理念,这一转变促使企业从单纯依赖低价竞争,向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与服务体验的方向发展。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旅游等民生服务领域,福建正加快提升供给质量,推动服务型消费的扩容与增效。这些政策措施不仅有助于缓解低端竞争压力,还为释放新的消费潜力提供了支持。例如,福州通过推动“首店经济”,吸引新兴品牌与多样化业态,激发城市消费活力;厦门则依托鼓浪屿、集美等资源,打造文化创意与旅游融合示范区,探索“文化+旅游+科技”新模式,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拓展了消费场景,也彰显了福建在推动消费升级与竞争方式转型方面的积极作为。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减少无序竞争。福建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积极探索,通过引导省内各地市在招商政策与产业布局上的协作,减少同质化竞争,提升整体经济发展的系统性与协调性。福建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为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了制度创新动能。在贸易便利化、跨境投融资、人民币结算等领域,自贸试验区探索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经营主体的公平竞争提供了保障,也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产业层面,宁德依托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推动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形成了上下游协同、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为缓解区域内部低端竞争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落实“反内卷”政策过程中,福建将继续优化竞争生态,紧密结合扩大内需与优化供给,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通过多维度政策举措与实质性成效,走出一条以公平竞争与创新驱动为特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福建省社会科学院)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