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行动方案》,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莆田正在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在全面绿色转型的道路上奋勇争先。今年3月,莆田高新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是全省唯一上榜的开发区。
园区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莆田高新区还有一项殊荣——今年4月,工信部公布万兆光网试点入围名单,莆田高新区榜上有名,又是全省唯一上榜的开发区。
园区兴产业兴,园区强产业强。莆田高新区的两项全省唯一,标志着园区的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凸显了莆田通过深化园区改革释放出产业发展的强劲“绿”动力与澎湃“新”动能。
绿意盎然的莆田高新区(摄影/陈少希)
一
以绿生金
园区绿不绿,主要看企业。
8月8日,在莆田市啤酒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会议上,百威雪津工厂获授“国家级无废企业典型案例”牌匾。
百威雪津是亚太最大单体啤酒生产基地,年产能达200万吨。绿色转型,与产能规模交相辉映——至今,百威雪津已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全国无废企业、中国碳达峰领跑者三座“绿色奖杯”。
一个数据见真章。截至2023年,啤酒行业用水量先进值为每产1吨啤酒耗水2.4吨。而在百威雪津,通过优化工艺和节水措施,可以将每吨生产耗水降至1.83吨。
龙头带动,促进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在莆田高新区形成了“含绿量”撬动“含金量”的发展逻辑。
莆田高新区率先编制碳达峰“六大措施+五类项目”体系,通过国家级标准化试点,推动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让低碳理念贯穿产业规划“绿”、能耗“绿”、生产“绿”全周期。
举例来说,长城华兴玻璃打造出全球最大轻量化瓶基地,年消纳废玻璃14万吨,原料中再生玻璃占比超70%。依吨电子引入全自动生产线及工艺创新,采用多级逆流清洗与优化蚀刻参数,减少返工35%,清洗用水下降40%,节水增效。2024年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目前,园区内已有36家企业实现屋顶光伏全覆盖,锻造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1家、国家级能效领跑者1家、国家级水效领跑者1家,固废处置率、污水接管率100%,空气优良率98.3%,是当之无愧的“国家绿色工业园区”。
百威雪津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全国无废企业、中国碳达峰领跑者三座“绿色奖杯”(摄影/李翔)
莆田高新区企业用上光伏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实现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图为长城华兴玻璃厂区的光伏屋顶。(摄影/朱秀花)
二
“新新”向荣
入围万兆光网试点,因为莆田高新区足够“新”。
在新基建方面,园区现有光纤网络覆盖率100%,5G基站密度居全省前列,基础设施完善。
更为重要的是,以万兆光网试点为契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莆田鑫祥是一家成立于1994年的鞋材制造老牌企业,车间里正在经历一场“静水流深”的变革:过去依赖人工经验和纸质排产,已被覆盖全厂区的5G网络和智鞋云平台代替——通过5G+AI深度应用,订单处理时间从几十分钟压缩至1分钟。
借力“数智”转型的鑫祥不是孤例:方家铺子以物联网监测仓储温湿度,守护百年风味;中创借“机器代人+智能质检”,实现30万套高精度门板产能,跻身青口汽车城核心供应链;荣兴机械“5G+AI智能驾驶舱”协同人机物料,驱动订单增10%……
企业群像的“新”故事里,随处可见数字驱动制造迭代的影子。
聚焦新产业——招商明确指向新能源汽车配套、电子产业链、零碳智算数据港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培育新主体——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引入数字经济企业,孵化新业态;
打造新平台——包括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多层次创新平台,构建协同创新网络。
汇聚“新”元素,实现新成长。莆田高新区已汇聚高新技术企业100多家,跻身全国“专精特新”百强高新区榜单!
依吨电子引入全自动生产线并实现工艺创新(摄影/陈琳)
中创(莆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人机交互中。(摄影/朱秀花)
三
“绿新”融合
前段时间,工信部公布2025年5G工厂名录,百威雪津智慧低碳5G工厂成功入选,成为福建省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案例。
以智慧促低碳,是莆田高新区企业推动“绿新”融合的新亮点。
百威雪津厂区内,由上千个传感器组成了“水神经中枢”,实时监测多项参数并自动优化用水,所以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节水成绩。
“绿新”融合,是一道必答题。
当前,全面绿色转型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重任,基于两项全省唯一的试点,落在了莆田高新区。如何做到又“绿”又“新”?
创新引领。今年6月,莆田市人才集团与莆田高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莆田未来科创园综合性旗舰平台。这个旗舰平台的核心,是“新质生产力创新孵化中心”和“数字经济创业孵化器”两大引擎。
项目带动。3月29日,产业总投资98亿元、年可创产值超120亿元的循环绿色低碳产业园,在涵江区木兰溪口产业新城开工建设。该项目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标准化“五化”融合,实现固废品向高品质循环再生功能性绿色纤维和高端纺织面料的转变,助力国家“双碳”战略。
改革赋能。按照“园区20条”政策指引,莆田高新区做实“管委会+公司”模式,探索市场化运营新路径;获首批14项市级授权,实现“区内事、区内办”,开创便捷服务新模式。
荣兴机械以“5G云网+智能AI”赋能高端装备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摄影/陈琳)
“一企一策”为园区企业解决难题、做好服务(图源:“涵江时讯”微信公众号)
两项全省唯一的试点,是宝贵的发展机遇。锚定“创新驱动、绿色转型、链式发展”方向,莆田高新区不断提升园区能级,引领产业链向智能化、绿色化跃升,将为莆田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奏响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