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泉州
标题图
泉州中山南路制高点,焕新归来!
2025-09-14 09:03 泉州发布、泉州晚报、鲤城微事



泉州中山南路,历经近百年岁月洗礼的锡雍楼,近年迎来了一场匠心修缮。


图片


这座融合闽南烟火与南洋风情的洋楼,曾是城南的标志性建筑,其与苏家洋楼、民生行洋楼相邻并立,形成中山路的制高点。从楼名背后的家族故事,到建筑细节的精准复刻,这座以永春吾峰人梁锡雍命名、由梁披云题写楼名的建筑,如今在时光打磨中重焕新生。





楼承家史

从创业兴楼到捐楼兴学的百年情怀




锡雍楼的故事,始于梁锡雍的创业史。20世纪30年代,凭着闽南人爱拼敢赢的精神,梁锡雍在泉州城南创办“金长兴号”,经销布匹杂货,用积蓄建起这座最初只有三层的楼房。尖顶高大的玻璃窗,在闽南传统民居中显得格外别致,彰显出南洋侨厝的异域风采。


图片

修缮前的锡雍楼


后来,梁锡雍的孙子梁良斗接手家业,将小楼加建至五层。1952年,梁良斗定居香港,历经艰辛创业成功,仍心系故乡,尤其敬仰梁披云先生。当年近八旬的梁披云为黎明职业大学资金短缺奔波时,梁良斗不仅带头捐款,还发动宗亲助力,先后为黎大捐建蓬莱楼、桃源楼、清风楼等多栋教学楼,更将家族祖业锡雍楼捐赠给学校。


2019年,91岁的梁良斗辞世,但他与锡雍楼的故事,却随着修缮工程的推进,被重新续写。


匠心修

在还原与保护间延续建筑本

11



2023年底,锡雍楼修缮工程正式启动。负责现场外立面管理的王振华,与团队一同开启了这场“与时光对话”的修复工作。


北侧墙面的鱼形装饰,是修缮中的首个“难题”。团队发现,墙面仅留存一条原始的鱼形装饰,其余四条均需复刻。工匠们反复比对原件细节,先按原始鱼形制作泥片,再以纯手工泥塑的方式塑形。材料选择上,以干混凝土为基底,外皮采用传统灰塑工艺,既还原老建筑的质感,也让装饰更耐岁月侵蚀。


图片


图片


建筑顶部新增的一对狮子,是此次修缮的“点睛之笔”。这对狮子并非凭空设计,而是参照泉州其他洋楼的传统造型,姿态威严,却不失灵动。“昂首挺胸、鬃毛舒展”的造型,让新添的装饰与老建筑浑然一体。


图片


楼名“锡雍楼”的呈现,也经过精心设计。团队按要求将楼名区域改造为晒台样式,并在周边新增四只锦鸡泥塑。锦鸡象征吉祥,寓意梁氏家族热心公益、吉祥顺遂的美好祝愿;采用水泥泥塑工艺制作,色彩经做旧处理,避免新装饰显得突兀。


图片


图片


中山南路148号与150号店面的墙面修缮,同样充满匠心。“清水砖的排列方式、缝隙大小,甚至砖块的颜色深浅,都要与周边建筑统一。”此外,建筑立面的罗马柱柱头,也全部参照现有样式复刻,精准还原,让这座中西合璧的洋楼,始终保持风格的统一性。


图片


图片


吊顶花的修复,则像是一场“拼图游戏”。因风化严重,部分吊顶花已模糊脱落,团队只能依靠绘制稿,一点点还原图案。有时为了修正一处细微的偏差,工匠们会反复重做三四次,只为让修复后的吊顶花能展现出当年的精致。


图片


2024年年底,锡雍楼修缮完工,当灯光照亮建筑立面时,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焕然一新的洋楼,更是一段鲜活的历史——尖顶玻璃窗折射出南洋风情,清水砖墙沉淀着闽南韵味,鱼形装饰、狮子泥塑、锦鸡纹样诉说着修缮中的匠心。如今仍属于黎明职业大学的锡雍楼,不再只是一座建筑,更是学校的“活教材”,让学生在感受侨乡文化的同时,体悟桑梓之情。


图片


站在中山南路上远眺,锡雍楼与邻楼并立。光影中仿佛映现梁锡雍创业时的忙碌身影,以及修缮团队的专注。这座近百年侨厝,在中西风韵交融中,诉说着泉州古城的包容与坚韧。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