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委员会主办、福建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培养计划郑端丽工作室和福州市郑端丽名师工作室承办、福州市仓山小学协办的福建省“明师之道”第五次“明师快跑”活动举行,旨在进一步对《四维融创:构建富有生长力的数学课堂实践探索》教学成果的实践与推广,充分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教学成果负责人郑端丽带领项目组成员对教学成果项目进行实践推广。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福建省普教室成员罗鸣亮、厦门市教研员叶伟敏、南平市教研员黄玲等福建省内各地市教研员以及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骨干教师代表约500人,齐聚福州市仓山小学博艺堂进行为期一天的现场观摩,引发广泛关注与好评。
此次研讨活动主要推广教学成果中提出的“五学”并进的生长课堂学习模式,共开设4节教学展示课。郑端丽名师工作室成员黄志兰老师进行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切片分析,她从“备”“教”“学”“评”四个维度将课堂拆解为“特写镜头”,深入剖析了“几个几”的核心问题,帮助参会教师更深入理解“五学”并进的学习模式;工作室成员强诗洁老师带来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聚焦学生困惑,引导学生在独立尝试与小组讨论中破解“余数不够除”的难点,展现了工作室成员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精准把控能力;李赟老师带来的《口算乘法》,通过摆小棒、说思路等直观操作与表达活动,引导学生在掌握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算理,促进学生“五大生长点”的发展;黄娟老师执教的《一起来分类(试一试)》,在多样分法中,感受“分类让生活更有序”的数学价值;杜婷婷老师带来的《圆的认识》,放手让学生在探索中圆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探究能力。
此次课堂展示,受到厦门市教研员叶伟敏和南平市教研员黄玲的高度肯定,他们认为,这不仅是教学成果的推广,也是对理论的实践检验,不仅助力学生在兴趣、方法、思维、能力、品格“五大生长点”实现突破,同时推动教师在教材把握力、课堂驾驭力、教法创新力“三大能力”全面提升。
会后,福建省普教室罗鸣亮主任对四节课给出了高度的评价,他指出,数学课堂要少“给予”多“启发”, 要让知识在解决真实问题中“活”起来,让学生在“试错”中生长思维,这也是教学成果中提出的“五学”并进的生长课堂学习模式不谋而合。他还强调,教学成果中提出的“备(三研)”“教(三导)”“学(五学)”“评(四评)”四大维度深度融合,其实就是在落实课程方案中提出教学评一致性,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动、质疑与反思,这种动态的反馈、及时的评价让“生长”看得见。
此次推广活动不仅是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搭建了区域数学教学交流的桥梁。课后,项目组成员将继续把教学成果辐射推广到区域,计划将本次公开课视频、教学设计、成果案例汇编成册,上传至区域教育资源平台。未来,成果项目组将继续深化“四维融创”教学成果的实践与研究,以“让每个数学课堂都迸发生长力”为目标,为区域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四维融创”理念在区域内外的更多学校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