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百年中山路化身“科普长廊” 厦门“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精彩上演
2025-09-13 09:24 海峡导报

image.png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9月13日讯(记者 康泽辉)昨日,百年中山路热闹非凡,“玉兔号”月球车、方程式赛车、全息数字人空降,拉开了2025年厦门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的精彩大幕。

此次活动由厦门市科协、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科技局、思明区政府等25个单位联合主办,为市民搭建起“可参与、可触摸、可带走”的全民科普大舞台。

今年9月意义非凡,既是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又是新修订《科普法》正式实施的开局之年。厦门市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整合全市优质科普资源,构建“政府推动、社会参与、数字化赋能”的大科普格局,推动科学普及深入基层、服务民生。

科技表彰 厦门青少年闪耀光芒

活动开场,中国首部8K太空实拍电影《窗外是蓝星》宣传片与厦门六中合唱团阿卡贝拉版《夜空中最亮的星》震撼全场。

主场活动精心设置了科普奇妙市集、科学实验秀、流动科技馆等多元板块,全方位展现科学的魅力。

今年,厦门的少年儿童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各类科技赛事中成绩斐然,创下历史最佳。在第40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厦门代表队斩获19项省一等奖,2个项目荣获“科协主席奖”并推送全国赛,推送数量占全省超40%,位居首位;在第20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中,厦门选手一举夺得5金7银12铜,金奖数占全省超80%,总成绩名列前茅。此外,在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厦门选手在人工智能、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也展现出强劲实力。

活动现场,主办方对这些获奖者进行了表彰,同时还颁发了2025年厦门市科普教育贡献奖、青少年科技励志奖、第22届厦门市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等奖项。

科普市集 前沿科技触手可及

“科普奇妙市集”覆盖了中山路百米长街,成为活动现场的人气担当。从大型科技展陈体验到便民科普服务展位,应有尽有。

此次主场活动汇聚了30余家科技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普基地,涵盖科学技术、健康科学、自然科学、普法宣传等多个类别,带来了100余项科普互动体验项目,将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前沿高阶科普内容送到市民身边。

厦门科技馆、厦门大学等单位带来了机器人对抗赛、无人机足球、VR体验、智慧康养设备、社交型机器人等精彩纷呈的互动体验项目。“探索科学之美共享科普盛宴”2025厦门市科普摄影作品展,以艺术化的表达,呈现科学世界的精彩瞬间。此次科普摄影大赛共收到700余件作品,现场为获奖代表颁发了奖项。

全国首发 开启科普教育新生态

活动现场,“知识就是力量·与科学家同行鹭岛计划”备受瞩目。该计划由厦门市科协会同《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共同发起,整合学校、书城、街道、科技场馆、相关企业等资源,携手打造科普宣传阵地,构建“科普阅读+实践+传播”的立体平台,形成可全国推广的青少年科学教育模式。“读《知识就是力量》给科学家写信”是该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厦门大学教授谢素原,厦门市科协和《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领导以及四所学校和社区代表出席,为《知识就是力量》“科普增值服务AI智能体平台”进行了全国首发,共同开启厦门科普教育的新生态。

活动丰富 线上线下服务不断

科普月期间,厦门市将开展超400场丰富多样的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涵盖科普研学、专家讲座、科技培训、社区实验秀、科普剧场等多种形式,推动科普服务深入学校、社区、企业、乡村。

除了线下活动精彩纷呈,主办单位还将通过“千万IP创科普”融媒体传播矩阵等平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云上科普”。

活动串联全市科普阵地,发布了“厦门科普地图”宣传视频以及新晋加入厦门科普阵地的7家“新成员”手绘地图,通过科普视频展播为市民提供便捷的移动科普资源导航。

市民可乘坐公交、地铁畅游科普线路,打卡“厦门科普地图”,体验厦门的“30分钟科普服务圈”。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