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泉州
标题图
非遗传承人黄丽泳:以文明实践守护蟳埔文化根脉
2025-09-13 08:51 东南网

头戴簪花围、身着大裾衫,蟳埔女习俗市级非遗传承人黄丽泳的身影,如今不仅活跃在泉州蚵壳厝旁,更出现在高校讲堂、国际文旅展会,甚至远跨重洋的异国他乡。十多年来,她以一场场文明实践,助力“蟳埔女习俗”这项国家级非遗从渔村走向世界,焕发文化生命力。

黄丽泳组织簪花体验活动。受访者 供图

非遗“破圈”传播,让“头上花园”走向世界

“头上簪花,耳畔听潮,蚵壳厝里藏乡愁。”在泉州市丰泽区蟳埔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蟳埔女习俗”是闽南海洋文化的璀璨瑰宝。土生土长的黄丽泳,与这项非遗有着深厚的缘分——青少年时,她便常为采风的摄影师充当模特,闲暇时还在家乡担任导游,讲解妈祖庙的历史与故事。19岁起,她正式投身蟳埔女习俗文化宣传,从游客口中的“文化小百科”,一步步成长为非遗的坚定守护者,后来更成立了“晴天姐姐工作室”,让文化传播有了固定阵地。

“祖母和五位姑姑,哪怕每天挑海蛎到凌晨,也会坚持打理长发、整理衣衫、插上簪花,再累也要活得漂漂亮亮。”回忆起童年场景,黄丽泳终于读懂了这份坚持的意义:簪花不仅是闲暇时的点缀,更是蟳埔女对生活的热爱与坚韧的象征。“她们出海时必戴簪花,在大家心里,这就像把妈祖带在身边,能获得守护。头上有花,仿佛就能始终保持向上的力量。”这份对文化的深刻理解,成为她推动家乡文化的初心。

“蟳埔女习俗”非遗传承人黄丽泳。受访者 供图

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23年初,黄丽泳帮演员赵丽颖梳簪花围的短视频获得百万点赞量,相关话题阅读量数以亿计,蟳埔村顺势成为文旅新地标。这场“簪花热”不仅催生了“簪花造型师”等新职业,更让全村簪花体验店从数家激增至200多家,直接带动数百名村民就业,以产业活力为文化传承夯实了根基。

在推动文化“走出去”的道路上,黄丽泳同样步履不停。她跟从泉州代表团参加巴厘岛泉州海丝时装秀,让传统大裾衫与簪花围走上国际T台,引发海外观众热烈反响。此外,她多次组织蟳埔女队伍参与“海丝泉州古城徒步穿越”活动,串联世遗景点与文化地标,让游客在行走中触摸“活态世遗”;她还参与策划“蟳埔妈祖天香巡境”民俗,融入南音、拍胸舞等非遗展演,让古老民俗“活”在当下。

从上海、南京、哈尔滨等国内城市,到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海外国家,黄丽泳通过簪花体验、蚵壳厝文化展示等形式,让闽南海洋文化跨越山海。2024年以来,蟳埔村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旅游收入大幅度增长,“泉州蟳埔・头上花园非遗体验”更成功入选全国非遗旅游体验创新十佳案例。

“把蟳埔的文化精神和中国式美学带到国外,是最让人自信和感动的事。”黄丽泳说,她的目标是将蟳埔文化带到所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让发间的国风成为全球时尚”。

簪花围吸引外国嘉宾驻足参观。受访者供图

赋能文明实践,培育传承新人

“非遗要传得远,先要立得稳,学术研究是根基;孩子愿意学、喜欢传,非遗才有真正的未来。”秉持这样的理念,黄丽泳一边敞开“文化宝库”为学术研究铺路,一边深耕校园培育传承新人,以双向发力的文明实践,为蟳埔文化根脉延续注入持久力量。

在学术赋能上,黄丽泳始终甘当“铺路石”。“黄老师,我们学校实践队计划到蟳埔村调研,想请您提供帮助。” 类似福建师范大学暑期实践队这样的邀约,对她而言已是常态。她的工作室里,收藏着百余件承载蟳埔文化记忆的珍贵实物:民国时期的大裾衫、银质头饰,渔民劳作的渔网、蚝刀,还有记录民俗变迁的老照片、影像资料。这些物件,她全部无偿开放给高校研究者——曾为厦门大学“蟳埔女服饰演变”课题提供老服饰,协助联系老村民访谈;还主动带领复旦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学生赴蟳埔实地考察,让学生跟着老渔民学织网、参与妈祖巡境筹备,在实践中理解文化内涵。截至2024年,她已为几十所国内外高校的研究课题提供核心素材,助力产出《蟳埔女习俗的海洋文化基因》等10余项学术成果,为蟳埔文化系统性传承筑牢理论根基。

黄丽泳向年轻人讲解蟳埔女习俗。受访者 供图

在培育新人方面,黄丽泳将文明实践的触角延伸至校园,打造 “课堂+文明实践”培育体系。“我想让没有条件体验簪花的孩子,也能知道蟳埔女非遗文化的魅力。”带着这份心愿,她担任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非遗传承进校园”导师及泉州第五中学非遗讲师,为学生系统讲授蟳埔女习俗的历史、文化及技艺,用实际行动推动非遗习俗的传承。当看到学生把蟳埔女形象绘成漫画、做成书签,用年轻方式表达热爱时,她倍感欣慰。

她的文明实践还跨越地域界限。2023年,黄丽泳远赴新疆昌吉市第一中学开展“闽南与边疆的文化对话”,教新疆学生亲手簪花、讲述蟳埔故事,在两地青少年心中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同时,她依托蟳埔社区“青少年非遗实践基地”,每年组织200余名青少年参与民俗节庆活动,目前已有30余名青少年成长为“小小传承人”,为蟳埔文化注入青春活力。

从19岁的文化推广者,到新时代的非遗守护者,黄丽泳用十多年的坚守,以文旅创新、学术赋能与校园培育三大文明实践行动,助力蟳埔文化根脉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土壤中绽放出更耀眼的光彩。

簪花围和蚝壳厝是蟳埔女习俗文化的特色。受访者 供图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