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职工心坎上,近日,三明市总工会分别在全总(厦门)安养中心、安溪溪禾山铁观音文化园,以“疗养+学习+体验”模式,连续举办两期省级疗休养示范班。来自全市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75名优秀产业工人代表,分两批开展5天4夜康养之旅,在“身心疗养、思想充电、技能提升、文化浸润”中轻装上阵、再鼓干劲。
8月18-22日第一期产业工人赴厦门参加省级疗休养示范班
9月1-5日第二期产业工人赴安溪参加省级疗休养示范班
聚焦需求,定制“四大主线”
两期疗休养示范班紧扣“身心健康、思想提升、技能成长”需求量身定制疗养方案:每日康养操、中医保健课,为身体加油;现场教学、沉浸式党课,为思想补钙;非遗手作、工匠讲堂、采茶制茶,为技能充电;厦门嘉庚纪念馆、安溪李光地故居等文化研学,为情怀升温。
疗休养人员参加中医保健知识讲座
健康护航,让身心“轻装上阵”
两期疗休养活动均开设中医保健知识讲座,传授“亚健康调理”“职场压力缓解”实用技巧;组织“音乐疗愈”,帮助职工释放压力。来自明源水电有限公司的李师傅表示“平时忙于生产一线,很少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这次不仅做了全面检测,还学习了中医保健调理,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疗休养人员进行康体理疗AI智能检测仪检测身体指标
红色铸魂,让信念“薪火相传”
在厦门虎巷8号省委旧址、鳌园陈嘉庚纪念馆,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文物,把大家带回峥嵘岁月,讲解员深情讲述“隐蔽战线”红色故事;在安溪李光地故居,感悟李光地一生为国、清正廉洁的高亮品格。职工们驻足凝视、轻声交流:“今天的安稳,是前辈呕心沥血换来的。咱们更得把岗位守好、把产品做精。”
疗休养人员在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匠心传承,让技能“触手可及”
由获评福建省劳模的竹藤编(安溪)和漆线雕(厦门)大师分别为职工现场示范“指尖绝活”,职工们亲手编织、堆塑,双手却总是不听使唤,深刻感受“毫厘之间见真功”。在安溪茶园中,职工还亲自采茶制茶,体验全球农遗安溪铁观音茶制作奥妙。福建省闽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王技术员深有感触:“这不仅是一次手工体验,更让我读懂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疗休养人员感受“指尖上的魔幻艺术”
疗休养人员体验采茶姑娘的乐趣
匠心传承,让技能“触手可及”
徜徉鼓浪屿,聆听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登临崇武古城,观摩巧夺天工的石雕技艺及深厚历史文化。一场产业工人思政课,让大家对“改革再出发”中的工人担当有了更深思考。
以休养促奋进,凝聚发展“工力量”
“5天4夜的疗休养,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放松,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技能的充电。”来自福建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黄师傅总结道:“我们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走;带着疲惫来,带着干劲走!”职工们也纷纷表示,要把嘉庚精神、红色基因、工匠精神带回班组,争做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排头兵”。
下一步,三明市总工会将持续深化职工疗休养工作,聚焦不同行业、不同群体需求,推出更多“有特色、有温度、有实效”的疗休养产品,真正把工会打造成职工“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温馨家园”,为推动三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