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题图
救人受伤后的厦门黄医生,再次一路狂奔,跪地救人一命……
2025-09-11 15:36 今日海沧
医者仁心

不仅在诊室病房

更在每一次生命呼唤的现场


他是厦门一名退休返聘的医生

曾因救人摔伤,左侧股骨头坏死

做了关节置换术后,走路仍有不便

义诊时都得单腿跪地

但是,当他再次听到求救声之后

不顾一切地奔向现场

……




现在播放一则广播,火车站南广场通道一位男士突然晕倒,如您是医生,请火速联系工作人员前往帮忙!



9月6日18时许,厦门火车站广播突然响起。刚刚过完安检的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退休返聘专家黄海望主任医师,正准备前往福州参加学术会议。


听到广播,他毫不犹豫转身冲出安检口,向着南广场狂奔而去。


18时38分,黄海望赶到现场,只见一名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躺在地上,意识丧失,心跳已经停止。“我当时判断可能是出现了心肌梗塞”,凭借近40年的临床经验,他立即跪地对男子实施心肺复苏。


图片


心肺复苏极其消耗体力,加之急救时膝盖直接跪在坚硬的地面上,不一会儿,年过六旬的黄海望就已大汗淋漓。


欣慰的是,心脏按压十几下后,这名中年男子恢复了自主呼吸和心跳。此时120急救车也及时赶到现场。


“当确认男子开始有了微弱心跳和呼吸,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心里一下就踏实了。”黄海望说。


随后,男子被120急救车接走送医继续救治。而黄海望来不及歇息片刻,继续赶火车——18时55分,他正好赶上上车时间;19时09分高铁开动,这时这位老专家已是满头大汗,汗水浸湿了衣服。



事后,火车站的两位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向黄海望表达感谢,并且交代乘务员给他送水送茶。



救人没有耽误参加第二天福州的会议,而对于这次救人经历,黄海望只是淡淡地说:“这是我的职责。”



黄海望一直是一位亲切随和、尽职尽责的医生。他对待病人总是热情周到,处处为患者着想。


在海沧医院同事们看来,黄医生此次在火车站的挺身救人,并非偶然,就是他一直以来敬业与仁心的自然体现。


同事小夏介绍,尽管他身材较高,又因左腿旧伤行动不便,难以自如蹲屈,但为了给患者准确测量血压,他常常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细心操作。“虽然只是量个血压,但是看着他专注的表情,真的很感动。”

PART.01
医者仁心:从医40年的坚守



黄海望祖籍漳浦,长期在海沧医院工作,现为医院返聘专家,厦门市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会主委。从医近40年来,他临床经验丰富,率先在二(原鼓浪屿老二院)海沧医院(鼓浪屿,海沧,集美等地)开展肾活检,腹膜透析手术(1998),肾脏病规范诊疗。


为什么他会如此坚定地走学医这条路?


在黄海望9岁时,弟弟因为肠梗阻住院。由于当时医疗技术不发达,救治无效,弟弟死在了手术台上。这让全家人十分悲痛,当时年幼的黄海望就发誓:一定要学医。


1992年末,一位患有尿毒症脑病的患者突然浑身抽搐,黄海望急忙冲过去抢救,不小心踩到地上的水,重重摔倒在地,股骨头损伤,但他根本顾不上自己,迅速爬起来对病人实施抢救。


病人转危为安,但黄海望却留下了病根,走路的时候股骨头会疼,大腿也弯不下来。即便如此,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PART.02
“责任心比技术更重要”



在黄海望看来,医者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责任心。


鼓浪屿福建路上曾住着一户人家,一家老小全患有家族遗传性糖尿病。1988年除夕,那户人家的老母亲因糖尿病合并心梗到科室急救。因为黄海望看病仔细,对病人又很关心,得到了这位患者的信赖。此后她就将家人都带来找黄海望看病。



刚开始,他们只是请黄海望看内科的病,慢慢地,看外科、儿科甚至妇产科的病都要先找黄海望,要不就觉得不踏实。几年后,那户人家的长女嫁到何厝,又把村里的人都介绍来找黄海望看病。


“病人愿意来找我,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我一定要对他们负责。责任心比技术更重要。”黄海望说。


PART.03
传承医者精神



担任科主任和院领导期间,黄海望肩负着多重责任,但他依然注重对科室年轻医生的培养。


他要求科室里的所有医护人员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上班,早、中、晚都要到病房巡视。“无论病人有什么情况,责任医生必须到位。”每周,他都会开展一次业务学习,每个医生都要交流,分享读过的专业书或者遇到的特殊病例。


对重病号进行陪护,防止路上出现意外等都是他科室的“铁纪律”。在他的带领下,科室队伍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引进了许多人才。


黄海望用近40年的从医经历诠释了什么是医者仁心。无论是在病房里细致诊治,还是在火车站跪地救人,他始终坚守着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图片



健康百科:心脏骤停
图片


心脏骤停,顾名思义,就是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心脏骤停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是按秒计算的,若不尽快进行有效的抢救,可能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


心脏骤停会导致血液循环的瞬间中断,使得大脑和身体其他重要器官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脑循环停止20秒后,患者就会丧失意识,完全性脑缺氧5分钟后,就会产生不可逆性的脑损伤。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心脏骤停?


第一,定期体检对于高危人群尤为重要,尤其是那些已经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人。通过定期的心脏检查,早期发现潜在问题,能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心脏骤停的风险。


第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戒烟限酒是首要的,因为烟草和酒精都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严重损害。饮食方面,应选择低盐、低脂肪、高纤维的健康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食品。


第三,规律的身体锻炼同样必不可少,这是心脏骤停的保护因素;但要避免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应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确保心脏能够适应。





温馨贴士

黄海望主任医师提醒,心跳骤停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常见的急救问题。黄金四分钟内的急救至关重要。


“我包里常备着急救药品,这个是当医生的习惯。”


黄海望建议,大家外出旅游时,应随身备着急救药物,如丹参滴丸,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关键时刻可救命!


最后,让我们一起向黄海望医生致敬!

图片


热文推荐
图片
图片

点赞、在看、转发
大伙儿互相提个醒


一审:彭建文 李梓凡

二审:王庆平

三审:庄梅芳

资料: 海沧医院 厦门日报

图片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