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 • 新福建新闻客户端 9 月 8 日,“厦门市寨上小学天问学院”暨“厦门湖里少年科学院天问学院”正式揭牌,这标志着厦门在“双减”政策下深化科学教育的又一创新实践落地,也为湖里区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搭建起跨学科、无边界的新平台。
“‘双减’不是减法,而是要为科学教育做‘加法’。”活动现场,寨上小学校长陈衍财坦言,随着科技飞速发展,科学教育已成为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核心载体。基于此,undefined学院确立“无界融合”核心理念——打破学科、角色、国界、场域、成长的边界,让不同学段学生、教师与社会资源联动,共同解锁科学奥秘。
陈衍财介绍,天问学院不仅开设科学阅读课、科技社团课及特色延时课程,还配备创客教室、机器人实验室、科学实验室等专业空间,为学生打造“能动手、会思考”的科研环境。
揭牌仪式 “科技感拉满”:嘉宾与陈衍财共同揭开牌匾,液氮喷雾瞬间漫出,蓝色雾气缭绕中,“厦门湖里少年科学院天问学院”的字样清晰呈现——这抹“科学的浪漫”,恰是学院“科学+创意”理念的生动写照。
仪式现场还揭晓了一支“跨界导师天团”,8位校内导师的“专属称号”暗藏巧思,每一个称号都融合两位领域大咖,彰显“无界”特色。
仪式后半程,一场“酷炫科学秀”点燃全场:超低温液氮让鲜花瞬间碎裂,烟雾缭绕中,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导师们还现场演示了“大气压实验”,让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直观可感。“原来科学这么有趣!我以后想当‘小科学家’!”三年级学生小林兴奋地说。
天问学院的成立,不仅是学校的“独角戏”,更是“家校社”教联体协同育人的“大合唱”。活动现场,天问学院国际荣誉副院长Kenn Loewen带来海外先进科学教育理念,他表示将定期开展线上线下课程,让学生“足不出校见世界”;多位荣誉顾问与荣誉导师获聘,其中既有科研机构专家,也有企业技术骨干;家长代表更是主动提出,将联动资源开设“亲子科学工坊”,让科学探索延伸至家庭。
“我们希望这里成为未来科学家的‘摇篮’。”天问学院副院长杰哥在仪式尾声倡议,“以好奇探索世界,以坚持追逐梦想”——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寄语,更是天问学院的长远目标。据悉,未来学院将联合幼儿园、中学打造“学段衔接”的科学课程,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参与其中,逐步构建“多元共生的科学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