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9月5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陈建飞 郭健)近日,经历克罗恩病肠穿孔危重症的许女士,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顺利康复出院。这场历时3个多月的精心救治,是该院胃肠外科与消化内科团队在炎症性肠病(IBD)诊疗领域取得技术突破的一个缩影。
作为一种慢性、进行性和复发性的肠道疾病,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由于其病程长、易复发、治疗难度大,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身心负担,让人望而生畏,成为我国消化系统疾病管理的重要挑战。
此前,许女士因突发剧烈腹痛被紧急送至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救治。经检查,确诊为克罗恩病并发急性肠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情况危急。该院胃肠外科一区林伟教授、郑龙志主任医师团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并在多学科协作的支持下,成功为其实施急诊手术。
“患者病情复杂,医疗团队采用了分期手术的策略。”林伟教授介绍,首次手术不仅完成了肠穿孔段切除,还精心设计了肠造口位置,为后续还纳手术做好充分准备。当许女士身体状况达到手术标准时,团队再次成功实施肠造口还纳术,完美恢复了患者消化道连续性。
在此次救治中,医院消化内科团队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患者入院初期,消化内科林剑博士迅速参与诊断和病情评估,为急诊手术提供关键决策支持。“克罗恩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在患者术后恢复阶段,团队为其制定了详细的药物治疗方案与营养支持计划,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为二期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林剑说。
3个多月来,医院胃肠外科与消化内科两个团队通过定期联合门诊、共同参与MDT会诊、共享患者诊疗信息等方式,实现从急诊救治到长期管理的无缝衔接,显著提升了诊疗质量和患者体验。
据悉,目前,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炎症性肠病(IBD)诊疗中心已构建起涵盖内科治疗、外科手术、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于一体的全流程诊疗体系。该中心与福建医科大学IBD诊疗中心、同济大学IBD研究中心等保持深度合作,已成功诊治多例复杂疑难克罗恩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