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吃龙眼,一颗顶只鸡”“白露吃番薯,全年不反酸”“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
泉州风味的“润燥菜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后天就进入白露节气,标志着泉州开始与暑热告别。东壁龙眼的摊位摆上了古城的街头,润燥的白鸭汤被端上了餐桌,泉州人开启了新节气的饮食习俗与食疗智慧,滋养身心,安稳度秋,为健康过冬打下基础。
喝乌龙茶有助于缓解烦渴等症状
泉州人的白露食养习俗
《黄帝内经》提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泉州人自然也有在白露时节以食养生的习俗。
俗话说:“白露吃龙眼,一颗顶只鸡。”白露,泉州本地的龙眼正值丰收,以东壁龙眼最为出名。产于鲤城区的东壁龙眼果皮稍厚,果肉淡白、透明、嫩脆,味浓甜,具有开胃益脾、补血安神的功效,可佐治贫血萎黄、健忘怔忡、产后血亏等疾病。老一辈泉州人认为,白露的龙眼温润平和,吃了不会太“烈”(上火),此时进补最易吸收。泉州人还会把龙眼晒成干,用传统方式加工而成的龙眼干,果肉更加香甜浓郁,还保留了龙眼的营养成分,可以用来泡水、煮水、煮粥等。
在泉州,白露也是吃番薯的好时节。“白露吃番薯,全年不反酸。”泉州本地番薯淀粉积累充分,口感绵甜,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营养物质,能促进肠胃蠕动,正好应对秋季易出现的消化不良。一碗番薯稀饭或一块蒸番薯,佐以酱瓜、菜脯等小菜,是秋季餐桌必不可少的“泉州味道”。
白露贴秋膘忌“猛补”,鸭子成为温补良品。中医认为鸭肉性味甘凉,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恰好适配白露时节闽南地区夏湿热未退、秋燥已至的气候特点,尤其适合体内有热、容易上火的人群在干燥的秋季食用。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适中且分布均匀,易于消化,既能补充夏季的消耗,又能缓解“秋燥”带来的口干舌燥、虚火上升等不适,是秋季平补、清补的理想选择。
四物炖番鸭汤
古人言:“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白露时节,也到了秋茶的采摘季。泉州人爱喝茶,白露茶比春茶经泡,又不像夏茶那样味道涩苦,香气更为甘醇。乌龙茶具有生津利尿、消食化积的功效,秋季时饮用有助于缓解烦渴、小便短赤、食欲不振等症状。
本地食材深藏润燥智慧
白露时节,可以取新鲜龙眼肉或龙眼干,与一枚鸡蛋同煮,再加少许红糖或冰糖,做成龙眼鸡蛋汤。龙眼甘温,益心脾,补气血;鸡蛋滋阴润燥,是一道简单易做的时令补品,甘甜温润,老少皆宜。
龙眼鸡蛋汤
永春石鼓白鸭汤适合用于白露进补。这道源自永春的传统药膳,选用当地散养的红面番鸭,其肉质紧实,富含蛋白质且脂肪含量低,搭配九制熟地,性味甘温,能滋阴补血。制作时,先将鸭肉焯水去血沫,放入陶罐加清水炖20分钟,加入熟地、枸杞等秘制汤料包,小火慢炖2—3小时,出锅前10分钟加入鸭血,少许食盐调味即可。这道汤品里的鸭肉酥烂,既保留鸭肉的鲜香,又融入药膳的温润,适合白露时节滋补强身,尤其适合气血不足的人群。四物鸭汤也是不错的选择,将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等中药材与鸭肉同炖,进一步提升其补血养血的功效。
石鼓白鸭汤
吃腻了番薯粥和蒸番薯,可以来上一道惠安芡薯粉。用猪油少许入锅烧热,倒入调好的番薯粉浆,用木棍沿同一方向不停搅拌,直至薯粉由稀变稠呈灰褐色胶状,其间加入炒香的花生米继续拌匀。芡薯粉还可以淋上鲜美的海蛎汤食用,口感软糯滑弹,兼具番薯的清香与海鲜的鲜香。
蒸番薯
番薯粉可以做成芡薯粉
除了泉州本地的润燥食材,百合莲子银耳羹则是应对秋燥的经典甜品。银耳提前泡发撕成小朵,与去芯的莲子一同炖煮1小时,加入百合再煮20分钟,最后用冰糖调味。百合润肺止咳,莲子健脾安神,银耳滋阴生津,三者搭配,是白露时节调理身体的理想选择,能滋阴润肺,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舌燥。这道甜汤富含胶质和多糖体,可以在晚餐后享用,既作为甜品又当药膳。
银耳百合莲子羹
白露时节的“忌口清单”
白露时节气候干燥,“秋燥”易伤肺。泉州市营养健康协会副秘书长、高级公共营养师林颖杰提醒,市民需调整饮食结构,尽量避免生冷、辛辣等食物。
生冷寒凉之物不适合在秋季食用,如冰饮、生鱼片,寒性水果如西瓜等。俗语说“白露勿露身”,不仅指穿衣保暖,也蕴含了饮食需温的道理。白露后,人体阳气渐收,脾胃功能减弱,过食生冷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腹痛腹泻。即便泉州的“秋老虎”仍在发威,市民也应少喝冰饮,水果可以蒸熟后食用,蒸梨、煮苹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白露过后,辛辣刺激食物也应适当控制。辣椒、花椒等辛辣调料虽能开胃,但易“耗伤津液”,加重“秋燥”症状。年轻人喜欢的川湘偏辣菜肴,在白露时节应适当减少食用频率或降低辣度。做“重口味”菜时,可以用葱、蒜、八角等温和香料调味代替辛辣调料,既能增加风味,又不会导致上火。
易致敏的高蛋白食物在秋季也需谨慎食用。白露时节,空气中过敏原增多。有研究显示,春季花粉数普遍偏高,夏季时降低,到处暑和白露节气再次达到高峰。海鲜、羊肉等“发物”可能诱发过敏性鼻炎、哮喘呼吸道过敏或皮肤问题。在泉州,秋季螃蟹肥美,但其性寒且易引发过敏,体质敏感者最好避免。市民可选用鸭肉、瘦肉、豆制品等温和的优质蛋白替代易致敏的高蛋白食物。
虽民间一直有“贴秋膘”之说,但白露时节暑热未完全消退,人体脾胃功能相对较弱。不宜立即进食过于肥甘厚腻的补品,如大量羊肉、狗肉或过于滋腻的药膳,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虚不受补”。
此外,还需注意控制高油高糖食物的摄入。中秋将至,月饼、糕点等应适量食用,以免助湿生痰。林颖杰建议,白露饮食应以“少辛多酸”为原则,适当吃些乌梅、山楂、西红柿等酸味食物,既能收敛肺气,又能增进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