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
标题图
专家视线:促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2025-09-03 18:45 福建日报 原创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是实现“两山”转化的核心途径。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农业生态经济作为一种扎根于乡村土地、融合农业生产和多元价值的经济模式,正逐渐成为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要持续推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现乡村生态环境高效率保护与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推进,必须把握四个重要环节: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握优质产品与生态功能的关系。健全的生态系统与完善的生态功能是持续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基础,生态功能的退化将直接削弱生态产品供给能力。面向市场需求有序地开发生态产品,能促进生态功能的完善与提升,而过度索取生态产品则会削弱甚至破坏重要的生态功能。持续推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需要统筹生态产品与生态功能之间的关系。其核心特征在于“融合”与“增值”——打破产业界限,将农业的生产、生态、文化、休闲等功能融合,使农产品在产业链延伸中实现价值提升,从而将乡村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创新协同发展机制,把握政府引导与市场导向的关系。供需关系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乡村生态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是其价值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前提。要推进乡村生态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乡村生态产品标准与品牌建设,开展生态标签与认证,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优质乡村生态产品有效供给传导机制。多数乡村生态产品本身就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和外部性特征,仅依靠市场化机制容易导致“市场失灵”。而政府采取计划性、指令性的直接干预,也可能引发自然资源配置不当,造成“政策失灵”。因此,要优化构建“高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协同体系,以“政府保障制度公平、市场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原则,推动乡村生态产品从“生产开发”向“公共福祉”转变。

注重价值转化评估,把握相互依赖与动态衔接的关系。强化乡村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的应用导向,以市场交易定价、补偿标准制定等具体应用为方向,实施精准的价值评估,切实发挥价值评估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决策参考和价格引导作用。通过价值转化的实践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价值评估体系,使价值评估方法更加贴近现实需求。同时要防范“重评估、轻转化”的倾向,也要防范“轻评估、硬转化”的风险,防止缺乏依据的随意定价引发市场失衡。

促进协同融合联动,把握总体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关系。乡村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结合各区域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构建差异化、多元化的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形成全国与地方协同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体系,要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乡村生态产品交易制度和平台,构建通用的乡村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打破跨区域交易中的行政和地理壁垒、核算结果互不认可等制约。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