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8月30日讯(记者 吴鹏波 通讯员 韩超/文 主办方供图)8月28日,厦门市2025新能源产业“四链融合”对接会在位于同安区的厦门波特曼佰翔酒店举行。本次对接会,以“四链共融智汇新篇”为主题,通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壮大新能源产业规模,提升创新能力,全力打造同安区新能源产业高地。会上,2025“青山杯”工业绿色低碳创新大赛同步启动,进一步激发工业绿色化领域的创新活力。
2025“青山杯”工业绿色低碳创新大赛,坚持以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碳。本届大赛设置“AI+能源”“数字化能碳管理”“碳捕集封存与利用”三个专题赛,旨在发掘遴选一批绿色低碳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促进绿色低碳技术、产品、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目前,大赛通过“青山杯”工业绿色低碳创新大赛官方网站,面向全国企业、高校、团体及个人开放报名。
本次对接会,专门设置产业供需对接专场,通过产业出海专题、金融赋能专题、创新与人才双链协同专题,做好政策引导服务,搭建企业供需“直通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同安区构建特色新金融发展格局,出台《关于加强“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设立“同研”“同信”“同链”“同保”“同创”五项“同字号”政策工具,构建全覆盖金融服务体系。厦门科学城基金湾区吸引50余只私募基金入驻,管理规模400亿元。新能源产业相关基金3只,规模137.09亿元,区财政认缴8.5亿元,撬动资金倍数达16.1倍。以政策服务吸引高端人才,同安区坚持“引育留用”全链条发力。2024年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育九项措施》,新增9项激励举措。打造国际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人才提供最高100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
新能源是全球能源革命的“主赛道”,更是厦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同安区将新能源产业攻坚作为“一号工程”,聚焦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持续发力,从2022年产业链产值82亿元,到2024年突破335亿元,再到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近80%——每一年100亿级的跃升,既是“同安速度”的生动注脚,也是“四链融合”成效的有力见证。随着“四链融合”实践深入推进,一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正在同安加速崛起,成为厦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全国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的标杆。
名词解释
“四链融合”是什么?
“四链融合”是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个关键要素深度结合,通过各环节的协同互动,形成相互支撑、高效运转的创新生态系统,以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经济成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