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8月29日讯(通讯员 林锦涛 卢艺婷)近日,平和县国强乡高坑村幸福院各项服务有序推进、持续运营,通过打造长者食堂、建设助残驿站、搭建互助平台等多元举措,精准对接村民需求,为辖区内老年人与残疾人提供贴心服务,让幸福底色愈发浓厚,赢得了村民的广泛好评。
长者食堂试运营,营养实惠暖“夕阳”
2025年8月,高坑村幸福院长者食堂正式投入试运营,以“按需供给、营养实惠” 为原则,切实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食堂实行报餐制,工作人员根据报餐人数精准采购新鲜食材,从源头保障餐食安全与新鲜。每周5天为老年人提供午餐服务,按照10元/人的标准精心备餐,而老年人每餐仅需支付2元,极大减轻了老年群体的用餐负担。
为贴合老年人饮食需求,食堂聘请2名本地工作人员,保留传统柴火灶烹饪方式,让餐食更具“家乡味”。餐食搭配上,采用“一荤两素一汤”与“两荤一素一汤”交替供应模式,主食涵盖米饭与面食,满足不同老人的口味偏好。同时,食堂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节变化更新菜品,并积极收集老人反馈意见,不断优化餐食种类与口感,让老年人吃得舒心、吃得健康。
此外,幸福院二楼专门建设保健室(中医馆),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乡医与村医定期坐诊,为老人提供基础健康检查、常见病诊疗服务;不定期邀请名医下乡,开展健康讲座、专科问诊等活动。同时,保健室还提供按摩理疗、医疗咨询及用药指导服务,全方位守护老年人身体健康,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助残驿站织密服务网,精准帮扶显温情
在关注老年群体的同时,高坑村幸福院聚焦残疾人需求,建设爱心助残驿站,构建“政策宣传+文体活动+助餐服务+残疾人就业+志愿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打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
针对残疾人用餐不便、饮食需求特殊等问题,驿站为辖区内 5名残疾人提供免费午餐服务。工作人员根据残疾人的身体状况与饮食禁忌,定制营养均衡、口味适宜的专属餐食,确保残疾人吃得安全、吃得营养。除助餐服务外,驿站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向残疾人普及助残补贴、康复救助等政策,帮助残疾人知晓政策、享受政策;定期组织文体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残疾人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同时,驿站积极搭建残疾人就业帮扶平台,结合残疾人自身能力与本地产业需求,对接就业资源,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提供就业指导与岗位推荐,助力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此外,驿站组建志愿服务队,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上门理发、家政服务、代购代办等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为残疾人送去关怀与温暖。
搭建互助平台,激活“银发力量”促和谐
为探索可持续的养老服务模式,高坑村幸福院创新搭建老年人互助平台,成立老年人互助小组,激活“银发力量”,构建 “邻里相帮、老老互助”的养老新格局。
幸福院鼓励身体条件较好的老年人参与幸福院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例如协助工作人员组织文娱活动、维护食堂就餐秩序、向其他老人分享健康养生经验等。通过参与服务,老人们不仅发挥了自身价值,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情感联结。
如今,在幸福院的引导下,“人人参与、互帮互助”的互助式养老氛围日益浓厚。老人们在生活上相互照料、情感上相互慰藉、精神上相互陪伴,不仅有效缓解了养老服务压力,更让老年生活充满温度与活力。不少老人表示:“在幸福院,我们不仅能吃到热乎饭、享受到医疗服务,还能和大家一起做事、一起聊天,日子过得充实又开心。”
接下来,国强乡高坑村幸福院将继续以村民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持续完善长者食堂、助残驿站、互助平台等服务载体,努力打造更具温度、更富活力的幸福家园,让辖区内老年人与残疾人共享发展成果,切实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