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8月28日讯(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吴 灵琦)“我买的这盒鸡蛋,蛋壳上长了好多褐色斑点,搓也搓不掉,是不是不新鲜了?”近日,厦门市同安区市场监管局接到一位消费者的投诉,反映在某超市购买的鸡蛋存在外观异常,担心食用安全。
接到投诉后,执法人员立即前往该超市进行现场核查。经查,该超市证照齐全,鸡蛋来源稳定,供应商资质及产品检验报告完备。执法人员对现场所有库存鸡蛋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所有鸡蛋外观、色泽均属正常,且在保质期内,初步排除产品变质可能。
不过,执法人员确实发现部分鸡蛋表面存在无法擦除的褐色斑点。这些斑点究竟是什么?是否影响食用?
专家解释,蛋壳表面的褐色斑点多为母鸡输卵管在蛋壳形成过程中的色素沉积所致,可视为鸡蛋的“天然纹身”,与品种、健康状况及产蛋时的压力有关。这种斑点不影响鸡蛋内在品质,并非变质标志。真正判断鸡蛋是否新鲜,应关注蛋清的浓稠度和蛋黄的完整性,而非仅凭蛋壳外观。
此外,鸡蛋内部有时也会出现“斑点”。若蛋黄附着小红点(血斑)或小白块(肉斑),通常为母鸡排卵或输卵管代谢过程中的微小残留,去除后仍可安全食用。若蛋壳表面粗糙凸起,多因沾染异物形成,如蛋液无异味、质地正常,亦可食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鸡蛋出现绿色斑点、灰色菌斑或蛋液浑浊带臭味,则表明已霉变或腐败,切勿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