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创伤救治
与死神赛跑
拼的是速度与精准
作为区域胸部创伤救治的“主力军”,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胸外科每年要开展200余例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胸腹联合伤、心脏创伤等危急手术,胸部创伤救治水平居省内前列。“严重创伤病人往往命悬一线,多学科协作和精准操作是救命关键。”科主任黄海主任医师表示。
黄海主任医师团队在手术中
团队曾接诊了一名被卷入机器、胸部被撕开一个大洞的开放性胸部外伤患者,肺破裂、多根多段肋骨断裂并部分缺失,胸腔大出血之后血压濒临消失。急诊科启动绿色通道后,胸外科、麻醉科团队一同上阵。“手术中最关键的是控制出血和脏器修复。”团队在仔细清创后,先小心翼翼地修补破损的肺,再用爪形钛板固定断裂的肋骨,并重建胸壁结构,一举填补胸壁原来缺失的大洞。
黄海介绍说,但二次手术可能带来反常呼吸,导致难以脱离呼吸机,造成费用增加等不利情况,经团队与家属充分沟通,并做了充分准备后,一期完成了所有修复,这对医生的技术和心理都是极大考验!最终,手术很成功,患者转危为安,术后胸壁无感染,顺利出院。
黄海主任医师(右一)及其团队在手术中
还有一例更惊险:
“当时钢筋牢牢卡在体内,稍一动就可能刺破心脏。”黄海说,团队制定了多套方案,先通过影像学精准定位钢筋与脏器的关系,再联合普外科医生在预防控制出血的前提下,一点点将钢筋抽出,同时修补受损的胃,膈和肺。“整个过程像拆‘定时炸弹’,但我们必须冷静,因为患者的生命就在我们手上。”最终,手术成功,患者术后1个月顺利出院。
02
肿瘤治疗
除病更要保生活
技术里藏着温度
作为胸外科,微创肺、食管、纵隔疾病及胸壁肿瘤,更是黄海团队的手术日常。他常说,胸部肿瘤治疗不能只追求“切得干净”,还要考虑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尤其是高龄或重症患者。
黄海在与患者家属沟通
“老人年纪大,肿瘤压迫心脏和肺,稍微活动就喘不上气。”黄海说,团队先通过腔镜探查肿瘤边界,确认可以完整切除后,决定行开放手术。“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像‘剥洋葱’一样一点点分离,既要避免损伤大血管,又要尽量保留正常组织。”手术持续5小时,肿瘤被完整切除,重量达3斤多。如今3年过去,老人定期复查,身体状况稳定,还能下地干活。
黄海及其团队在查房
原来,巨大的肿瘤已经突入颈部及右胸腔,把胸段气管压得最窄处仅0.3cm(正常直径约1.5-2cm),肿瘤还紧紧压迫左右无名静脉。当时,小苏的心衰指标BNP高达12000,双肺还有炎症,病情复杂且凶险!
手术前后对比图
黄海主任团队联合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呼吸科、甲乳科、心内科等多学科会诊后,决定尽快手术。术中,团队发现肿瘤与血管、气管、静脉“粘”成一团,分离时稍有不慎就会大出血。在麻醉科团队全程护航下,医生们抽丝剥茧仔细操作,在保护大血管的同时剥除肿瘤。3个半小时后,肿瘤被完整切除,足有12cm×10cm×7cm。术后小苏恢复良好,第二天就拔除气管插管,第三天转到普通病房,最终顺利出院。
黄海主任与痊愈出院的患者合影
03
胸部畸形
矫正的是外形
拾起的是自信
黄海主任医师特别关注青少年患者,科室每年寒暑假都会接诊数十例漏斗胸、鸡胸患儿。
“家长带她来的时候,孩子一直低着头。”黄海说,团队为小美制定了手术方案,通过胸腔镜微创操作,将凸起部位平复至正常形态,“手术切口只有2厘米,术后3天孩子就能下床,外观立刻改善。”
黄海表示,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心智也不断成熟,胸部畸形的及时治疗对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发育都非常重要。
科室介绍
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胸外科
科室现有9名医生,其中4人具备高级职称,5人拥有硕士学位;开放床位26张,年门急诊量近8000人次,年手术量470台。2024年获福州市“五一先锋号”先进集体。
科室的诊疗覆盖多种胸部疾病,包括肺癌、食管癌等肿瘤微创及综合治疗,严重肋骨骨折、创伤性血气胸等胸部创伤的手术治疗,漏斗胸、鸡胸等胸壁畸形的微创治疗,以及自发性气胸、手汗症、脓胸等病症的诊治。其中,严重胸部创伤的手术量居全省首位,与国内先进水平同步;同时也开展复杂胸壁肿瘤的切除及胸壁重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