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
标题图
记者点击:让文化之光照亮基层的每一个角落
2025-08-26 09:43 福建日报 原创

  为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近期,由省委宣传部主导、省电影局主办的“光影铸魂·铭记历史——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电影公益放映活动”,在全省火热开展,掀起了一股红色观影热潮。

6f07b2ce25f5f20423684b5e124bc253.jpg

  电影是最具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之一。近年来,我省以“公益电影+”为重要抓手,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延伸服务领域,让更多优质电影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点亮群众多彩文化生活。

  在视频触手可及的时代,为何还要大力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活动?

  公益电影放映活动所搭建的,不仅是一方银幕,更是一个公共文化空间,为观众带来仪式化的集体观影体验。当夜幕降临,社区广场、乡村空地上支起银幕,左邻右舍、乡里乡亲围坐在一起,在同一片夜空下,共同凝视一块银幕,或一同欢笑,或一同悲伤,一起沉浸在电影所营造的世界里。这一刻,电影超越了单纯的视听体验,成为一种具有仪式感的集体参与。置身这一文化场域,“肉身”在这里共处,情绪在这里共享,情感在这里共鸣。这种真实性的、集体性的文化体验,是电脑、手机等私人化媒介难以提供的。不仅如此,邻里乡亲在光影交错间交流互动,也在不经意间拉近了彼此的心灵距离,让温情与快乐在人与人之间自然流淌。

  借助光影的力量,可以让主流价值更好地直抵人心。尽管媒介形态丰富多样,视频内容海量涌现,但电影作为一门影像艺术,受众广泛,仍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阵地。我省持续举办公益电影放映活动,正是通过精选《古田军号》《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谷文昌的故事》等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影片,将主流价值融入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供给之中,切实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引领文明风尚,于润物无声处成风化人。与此同时,这些电影也在观众心中唤起情感共鸣,凝聚共同记忆,铸牢集体认同,凝聚奋进力量。

  公益电影可以有效弥补文化鸿沟,实现零距离文化惠民。然而,我国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战。尽管互联网与电子终端设备已广泛普及,可是,受经济条件、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能力等多种因素制约,仍有部分群体未能充分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不同地区之间、不同人群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文化鸿沟。而公益电影放映工作,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举措,可以让优质电影直达基层,实现零距离文化惠民,更好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

  当前,公益电影放映仍存在设备技术更新滞后,难以满足现代观影需求;片源类型单一,内容与群众期待存在差距;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服务能力受限等问题,亟待各方共同努力,突破瓶颈、优化机制,让文化之光照亮基层的每一个角落。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