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
标题图
三明工会数智化“培训+竞赛+服务” 助推产业工人提素增智
2025-08-25 18:48 三明市总工会

近年来,三明市总工会结合深化产改工作,把推动产业工人数字化智能化作为服务产业链建设的重要抓手,探索实行“数智化+培训”“数智化+竞赛”“数智化+服务”工作模式,助力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强化产业发展智力支撑,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什么是Prompt指令?也可以叫做提示词,是引导大语言模型生成内容的命令,通俗地说就是一句话、一个问题或者是一段字。”

“比如你们搞市场营销的,商品描述、推介文案和广告图,这个语言大模型就用得到。”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怎么模仿当诗人,来,大家看屏幕。”

8月下旬,三明市总工会举办了一场企业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培训班,“AI大模型及其应用实践”这门课吸引了40多名职工前来听课。课前,市总工会将参训职工的文化基础、培训需求和偏好兴趣等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告诉了授课老师。来自三明学院网络技术中心的高级实验师张茂华结合实际,采取多讲实用案例的方式,教会大家使用AI软件的基本功和技巧。在“工+校+N”送教上门培训模式中受益的还有福建金牛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三明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工会等单位,工会数智技能培训为保障“工业大脑”智能操作系统运转、建设“金牛网络书屋”以及推广AI政务应用等方面提供了帮助,助力企业和单位规范管理、提高效率、优化服务。

办好产业工人数智化专场培训,着力培育“智造”技工,让技能与智能互促共进

随着智能化设备等新质生产力的推广运用,三明市、县工会呼应基层工会所需,把提升职工数智化应用能力纳入工会送教入企入园计划,一经推出即受到了热烈响应,联合基层工会举办了13个专场培训,吸引了650多名产业工人参加,并有1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计划同工会联合办班。在市、县工会的带动下,多家产改参与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多种形式地把AI技术应用等课程纳入职工课堂,如福建一建集团举办“deepseek+” 技术创新应用大赛,并与三明学院共建“产业链头部企业实训基地”,2024年来共有30人通过BIM信息建模员考试,35人通过工程测量员考试;东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技改“师徒结对”活动,精选8名老职工组成的企业内训师队伍;国网三明供电公司突出实训提升,先后投入1100余万元,建设、改造了13个共达17370平方米的实训基地,全年培训量达4.4万人次,其中红外感知预警装置、无人机技术和北斗智能压实等智能技术应用培训人次达2100多人次。

深化产业工人数智化劳动竞赛,积极搭建实操赛场,让素质与数智互促共进

今年7月上旬,三明市住建系统建筑行业数字应用(造价员)职业技能竞赛在三明学院落下帷幕。“这就像一次沙场点兵,竞赛的项目设置和我手上的活很贴近,比如BIM数字建模和工程量算量这两个环节就是我比较擅长的,但今天的高手也很多,十分考验我的个人素质和现场发挥。”个人一等奖获得者刘婷婷拿着手里的奖状说。

数智化人才培育除了靠学和练,还得靠实操比武提高能力素质。三明市总工会推广数智化“技术培训+技能比武”结合育才新方式,大力实施数字工匠赋能行动,把打造“数字工匠技能竞赛”作为深化产改和推动数字产业化进程的有力措施,成立了市级数字经济产业工会联合会,并举办了三明市首届“三钢闽光杯”数字工匠技能竞赛,吸引了150多名选手参加自动控制工程、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分析处理等三个项目技能比武。两年多来,三明市已举办“5G数字与绿色经济”“RPA机器人操控”等市级以上各行各类数字工匠技能竞赛7场次,共有112个单位1700多名职工参加,赛场选拔项目第一名19人。今年,市总工会还将突出“AI应用、AI开发、AI创新”主题,启动第二届数字工匠技能竞赛,计划安排8个场次比赛,通过竞赛比武促进职工多学多练、提高素质、选拔人才,为数智化技术技能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持。

这几天,2025年三明广电网络职工技能竞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公司运维部的小李志在夺冠,并争取拿到参加全市大赛的资格,“这场既是练兵,更是选拔,大家正摩拳擦掌备战即将到来的第二届全市大赛”。这几天,他正加练“智慧家庭”组网技术,对比赛充满着期待。

助推产业工人数智化成果转化,不断提升应用效益,让创新与创效互促共进

为增强企业科研投入主动性,激发产业工人创新活力,三明市总工会把做好创新成果转化作为开展“五小”创新活动的“后半篇文章”,设立职工创新项目补助资金,为获奖项目提供知识产权保护运营咨询服务,并结合劳模助企行和工会干部蹲点活动,协调联系工信、科技、市场监管、科协、农业、林业等部门,协助做好项目推广可行性研究、申报发明专利和成果包装推介等工作,两年多来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有204个项目在服务中受惠,其中数智化智能化项目167个,目前已转入推广使用阶段的有151个。

同时,针对三明市民营企业规模小基础薄创新不足的问题,着重引导国有企业发挥带动作用,通过支持劳模工匠工作室建设、联办工匠学院和共育共推创新项目等形式打造国企科研发展优良环境,进而带动民营企业激发创新活力,提升成果效益。

如福建三钢集团作为产改试点企业,陆续投入17亿元建设了智慧管控中心、智能控制中心、智能运营系统、大数据决策支撑平台、闽光云商平台、IT基础建设等数智供应链产业项目;市交发集团集合23名技术骨干与专家,聚焦公路、水运建设项目重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突破高速公路装配式混凝土小型构件自动化生产综合施工技术、桥梁BIM正向设计、交通工程施工安全规范标准三维可视化技术与应用等多项科研成果,取得软件著作权15项、工法3项、国家授权专利63项、作品版权52项等成果;市城发集团通过优秀人才“传帮带”方式,推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获得“一种多功能沥青路面检测装置”“一种建筑施工用装配式支撑装置”等4项实用新型专利。

“聚焦数字经济主战场,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数智化智能化是一场艰难的攻坚战。工会组织在强化宣传引导、激发产业工人活力、做好保障服务上有空间作为、有能力作为。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深化产改工作,在武装智慧头脑、锻炼实操技能、助力智改数转等方面下更大功夫,突出重点,立体推动,为加快推进三明数字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提档加速贡献工会力量。”三明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