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籍医师来闽学医的故事,引起较好反响。据报道,来自印尼、印度、摩洛哥、埃塞俄比亚等国的“心苗计划”学员,借助医疗培训“福建力量”,传递心血管健康“中国方案”,惠及不同地区的“全球患者”。
“心苗计划”,指的是招收外籍心血管专科医师来华接受培训的培养计划,旨在搭建中外医学交流合作平台,帮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提升全球心血管健康水平。这项计划自2023年4月在联合国总部发布后,截至今年7月底,已累计接收12个国家的27名医师。
“心苗计划”的价值远不止于一组数字。眼下,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如何防治是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对于医疗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以往的援助措施往往是派遣专家赴当地进行阶段性集中救治。这些医疗援助显然只治标不治本,相比之下,“心苗计划”通过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特别是全程导师制和系统化临床实操培训,让受援国医师掌握前沿技术,并且在回国后能够独立救治患者,形成可持续的本地化医疗力量。
授人以渔的理念带来技术的普惠平权。由于全球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除人才紧缺外,普遍面临手术器械以及相关设备等资源不足。“心苗计划”不仅培养具备先进诊疗技术的人才,让各地拥有属于自己的心血管专科医师,而且通过本土医疗体系的骨干,促成质量优良且价格更适配的中国手术器械设备在当地应用落地。那些原本因无力支付高昂费用而不得不放弃治疗的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复杂先心病、冠心病患者,有望在本国本地区获得普惠化高效救治。由此,生命不再因地域差异和贫富差距而打折扣。
“心苗计划”以技术培训和人才赋能为核心,在提供中国高质量前沿技术的基础上,解决受援国医疗可及性问题。这种对外医疗合作模式,直接受益者是学员医师,最终受益者是千千万万面临健康威胁的患者,具有显著的示范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当下,以专业技能交流和人道主义关怀为桥梁,建立起跨越文化与制度差异的信任——在关乎人类根本福祉的生命健康领域,中国可以用最真诚的方式展现责任与担当,实现最真实的民心相通。
对健康的渴望,是全人类的共通语言。期待“心苗计划”发挥“涟漪效应”,推动更多类似的国际医学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展现福建在医疗领域的国际吸引力,让中国医疗技术与产品走向全球,为更多国家的患者带去优质医疗服务,写好中外医疗交流合作的福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