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岛内史无前例的“大罢免”闹剧终于落幕,民进党继“7·26”以0:25完败,“8·23”再以0:7完败,国民党31名区域民代和民众党新竹市长高虹安全部获得留任,这也宣告民进党发起“以罢夺权”的“大恶罢”彻底失败,被岛内主流民意所厌恶和抛弃。民进党和赖清德自作自受,陷入重大政治困局。
先看“8·23”7名蓝营民代罢免案,首先7个选区的基本盘是蓝大于绿,其次此番绿营的气势明显因“7·26”的大失败而衰减,民进党“大罢免”的丑陋吃相和险恶用心早已被选民看破,完败已经注定。
再纵观民进党针对“在野党”民代发起无差别“大罢免”,显然把罢免当政治斗争工具,不仅缺乏正当性,“以罢夺权”的野心更是暴露无遗。而民进党的赖清德和柯建铭之流,在鼓动、拉票过程中,频频爆出争议言论,挑起政党恶斗,比如鼓吹“打掉杂质”,宣扬“不支持‘大罢免’就不是台湾人”等极端言论,还无耻地将岛内民代罢免案捆绑“抗中保台”套路,让岛内民众感到反感和愤怒。
而在“7·26”惨败后,民进党完全没有听见民怨,吸取教训,竟将败因归咎于“在野党”推动通过的“普发一万新台币现金”法案,显然低估民众的智慧,更把选民当傻子看待,继续推动“8·23”罢免,顽固愚蠢至此,就别怪民众用选票继续给民进党“震撼教育”了。
民进党连续遭遇两次当头棒喝,绿营前民代林浊水指出,因教训实在过于巨大,民进党现在仍在惨烈冲击造成的昏眩中。值得关注的是,“8·23”一起进行的“重启核三电厂”投票,同意票远超不同意票,且仅差66万票就过关。台媒更指出,如果“重启核三电厂”放在“7·26”一起投票,早就过关了。
针对民进党“大罢免大失败”和“重启核三电厂”险些过关,台湾清华大学荣誉讲座教授、日籍学者小笠原欣幸认为,这象征民进党10年累积的优势可能就此终结,操弄“反中保台”和“非核家园”失灵,两大招牌被质疑效力正在减弱,民进党必须正视惨败的现实。
绿营多名民代也要求民进党进行检讨。据台媒透露,台行政机构多名官员已确定请辞,新人选已出炉,本周将正式公布。而不久前,赖清德也招揽蔡英文系人马担任民进党秘书长,党务人事异动被解读为向“非赖系”放权。但“在野党”认为,赖清德只是迫于党内压力而无奈进行派系分赃,人事安排完全不符合民众期待。蓝白喊话赖清德要诚挚向民众道歉,真正检讨败因,执政团队改组别换汤不换药。蓝营民代李彦秀更指出,最需要调整的就是赖清德的“固执性格”与“执政失序”。
但是,“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却从赖清德“8·23”的表态看出,赖的回应却避重就轻,作风依然强硬,新回合的“朝野”交锋已开始。岛内资深媒体人谢寒冰也示警“在野党”:“8·23”之后,赖清德只会更狠,他对“在野党”的手段可能会更严酷。台媒“中时新闻网”则告诫赖清德:如果没有大刀阔斧改组,让民众有耳眼一新的感受,民进党2026年选举还是会重演“大罢免”的结局。
导报记者 林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