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8月21日讯 (记者 林梓健)19 日,“2025 年度全国地铁联动主题公益巡展(厦门站)启动仪式暨第二届厦门中青年菁英医师学术交流会(肿瘤早筛早诊专题)”在厦门举行。
据介绍,全国地铁联动主题公益巡展已成功举办四届,累计展示超6800位医者形象,通过万余块地铁屏幕触达数十亿人次。《医师报》社执行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表示,厦门站活动将依托地铁这一日均客流量达数百万的“城市窗口”,生动展现厦门医者“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动人故事,让仁心与技艺随列车传遍鹭岛。
厦门市卫健委党组副书记林进春在致辞中说:“‘德馨于行,技精于勤’是新时代医师精神的核心,厦门白衣战士以德技双馨筑起守护人民健康的钢铁长城。本次巡展正是弘扬医者光辉、凝聚社会共识的绝佳平台——地铁海报讲述医者故事,穿梭列车传递仁心仁术,让‘尊医重卫’理念深入人心!”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兼厦门市第三医院执行院长林勤以“让健康专列载着医者故事穿梭山海”的诗意语言,描绘巡展愿景。她表示,这不仅是⼀次公益巡展,更是⼀座城市对医者仁⼼的深情礼赞。在鹭岛这⽚热⼟上,厦大附⼀和厦门第三医院始终以⽣命⾄上的信念,书写着医者的担当与坚守。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吴启锋表示,“全国地铁联动主题公益巡展”将医者故事搬进地铁,不仅是对医务工作者辛勤付出的崇高礼赞,更能拉近医患距离、增进社会互信,让“尊医重卫”的理念深入人心,这与厦大中山“博爱中山,精诚至善”的理念高度契合。
厦门市儿童医院党委书记洪少贤表示,此次巡展将厦门市儿童院医务工作者的风采与故事融入其中,能让市民在日常出行中直观感受医者的仁心仁术,体会“德馨于行,技精于勤”和“一切为了孩子”的深刻内涵。
在学术环节,国内四位权威专家带来前沿分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俊杰教授深入讲解《重离子治疗的关键技术》,展现肿瘤治疗前沿应用,揭示粒子放疗在疑难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潜力;北京协和医院张福泉教授全面阐述《放射治疗设备的配置与技术发展》,多维度分析领域新进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潘凯枫教授系统解读《上消化道癌筛查进展》,分享领域创新成果;河南省肿瘤医院陈小兵教授通过线上视频,阐述《结直肠癌早诊早筛 CACA 指南》,推动“中国方案” 在基层落地的实践路径。
林勤教授做《厦门市常见恶性肿瘤联合筛查项目启动汇报》,详细介绍项目背景、目标、方案与预期成效。
该项目是2024年厦门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科技计划重大科研专项(孵育项目),通过早筛早干预降低癌症发病与死亡率,守护居民健康。
接下来,两场菁英对话成为学术环节的亮点,聚焦肿瘤早筛落地关键问题。两场菁英对话分别为“基层早筛落地难点与破局实践”和“早筛科普与患者管理:医师的角色突破”,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陈军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凌涛博士等围绕基层早筛痛点展开深入探讨,分享创新实践经验,为打通基层肿瘤早筛“最后一公里”提供新思路。
现场与会专家共同见证《厦门肿瘤早筛早诊中青年专家倡议(2025)》宣读仪式,来自厦门各大医院的13位中青年肿瘤专家代表上台,表达投身早筛工作、守护市民健康的坚定决心。
同时,厦门市第三医院迎来学科建设里程碑——王俊杰名医工作室正式签约,兰州重离子医院厦门专家会诊中心同步揭牌。
本次活动由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师报社、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