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漳州
标题图
漳浦县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
2025-08-20 21:16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f3c15a89ade44453a2cfc0b385c16521.jpg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8月20日讯(通讯员 林惠卿 柯得胜 文/图) 818日,漳浦县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石榴镇长兴村正式启动。活动以“校地联动汇大爱,青春志愿下乡行”为主题,组织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红色研学、医疗下乡等多种形式,将专业知识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切实服务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走深走实。

启动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随后举行授旗揭牌仪式,团县委与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校团委正式签署团建共建协议,并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常态化、制度化新阶段。县妇联同步向石榴镇妇联授予“巾帼志愿服务队”队旗,激励女性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仪式结束后,各实践小组迅速投入服务一线,全面展开各项惠民行动。

急救培训到村头:打通黄金救援的最后一公里

急救培训组在长兴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开展急救知识专题培训,现场座无虚席,五十多名村干部、村民早早到场。漳浦红十字会安排的培训师采用PPT讲解、视频演示与人体模型实操相结合的方式,系统传授心肺复苏术(CPR)的操作要点。培训师洪艺琼手持人体模型,细致讲解按压位置、频率与深度:“两乳头连线中点,掌根贴胸壁,垂直下压5至6厘米,每分钟100到120次。”学生们配合示范,村民踊跃上前练习,志愿者逐一指导动作规范。

“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学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在模拟老人进食时突发窒息的场景中,学生志愿者邀请培训人员上台演示:双手握拳置于上腹部,快速向上向内冲击。“一、二、三!”伴随着整齐的节奏,模拟异物被成功“排出”,现场响起热烈掌声。不少村民感慨:“过去只知道拍背,现在才知道科学施救如此重要!”培训结束时,工作人员向每户发放印有急救流程的宣传手册,便于日常查阅与应急使用。

义诊物资赋能: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漳浦县红十字会联合天福医院等部门在村部大院内设立临时服务点,开展义诊、医疗帮扶、健康宣教、科普宣传等服务活动。义诊组设置血压测量、血糖检测、心电图检查等多个功能区。活动伊始,身穿白大褂的师生迅速投入工作,有序为村民登记信息、开展检测。68岁的张阿婆坐在小凳上,医护人员轻声询问:“阿姨,最近有没有头晕?是否按时服药?”测得血压偏高后,随队医生立即进行用药指导,并建议定期复查。血糖检测区排起长队,许多村民清晨未进食,正适合采血检测。志愿者使用快速检测仪,三分钟内出具结果,并结合饮食习惯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心电图检查帐篷内最为繁忙,便携设备连接村民四肢与胸部,数据实时传输至平板电脑。一位患有慢性心脏病的村民检查后激动表示:“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做心电图,医生还现场解读报告,真是太方便了。”

此外,漳浦县红十字会还带来米、油等物资,对长兴村低保户、残障人士、重疾患者进行慰问,积极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会精神。县妇联、漳州科技学院等单位组成的义诊团队还携带常用药品,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常见病开展用药指导与健康宣教,真正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开展红色之旅:追寻红色足迹  赓续精神血脉

研学组师生前往张太西革命事迹陈列馆和血吸虫病防治纪念碑,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漳浦革命烈士张太西历任浦西、浦南区委书记、中共漳浦县委书记,为漳浦的革命事业做出杰出贡献。在张太西革命事迹陈列馆,在讲解员引导下,学生们缓步走过天井,驻足展板前,聆听张太西同志的革命事迹。讲解员深情讲述:“1947年,他带领游击队在梁山一带开展地下斗争,多次传递情报,保障主力部队安全转移……”话语落下,现场一片肃穆,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随后,研学队伍来到血吸虫病防治纪念碑前。该纪念碑是全国现存最早血防主题纪念碑之一。只见碑体上镌刻的毛泽东《送瘟神》七律格外醒目。长兴村村委书记张晓渊现场讲述那段历史:“那时候全村一半人感染,村医们背着药箱走村串户,晚上点着煤油灯记录病例;县领导亲临一线指挥,组织万人大会战,三天灭螺面积达51万平方米;“花木兰”女子查螺队队员跋涉于田埂水沟,逐片排查疫点……。”那段血吸虫防治的历史让参观的师生们心情十分沉重,带队老师罗书琳在笔记本上写道:“医者仁心,不仅在于治病救人,更在于守护民生、根除疾苦。”  

据悉,本次活动由团县委、县红十字会、县妇联与漳州科技职业学院联合主办,整合高校人才资源与地方实际需求,推动青年学子在服务基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活动深入践行“百干千家万安”惠民工程,即培训百名村干部、服务千户家庭、守护万家平安,切实提升农村群众的获得感与安全感。通过培训,村干部将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在关键时刻有效施救;通过义诊与宣教,千户家庭获得专业健康指导,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下阶段,“三下乡”实践小组将分赴旧镇镇、马坪镇、赤湖镇等十余个乡镇,持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安全宣讲、乡村环境美化等多元化志愿服务,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年力量。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