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泉州
标题图
全国第一梯队!昔日“东方第一大港”再创新纪录
2025-08-20 09:31 泉州发布

整车滚装首航欧洲,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连年双位数增长

昔日“东方第一大港”焕新颜

今年1至7月,泉州港口发展继续保持向好态势——外贸货物吞吐量2342.55万吨,同比增长3.67%。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9.78万标箱,同比增长18.62%,连续两年保持双位数增长,交出一份量质齐升的硬核答卷。

泉州港石湖作业区一片繁忙景象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林劲峰 摄)

业务突破

创下五个“首次”新纪录

8月16日,随着“海河口”汽车滚装船靠泊泉州港石湖作业区,上千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整齐列队上船,第二天从泉州港启航,远渡重洋,满载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远销欧洲多个国家。

图片

泉州港首开“泉州-欧洲”滚装运输新航线,千余辆新能源汽车滚装出海。

此次作业,创下泉州港五个“首次”:首次靠泊汽车滚装船,首次接靠LNG双燃料船,首次承接新能源汽车整车滚装出海,首次开通西欧国家海运航线,首次实现“新三样”出海业务全覆盖等。

回溯两个月前,6月22日,同样是在石湖作业区6号泊位,比亚迪江西抚州基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经铁路抵泉,通过“泉州—泰国”航线发往泰国林查班。5月初,上汽宁德工厂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锂电池,也从这里走向世界。

从零部件到整车,从省内到省外,泉州港为“新三样”等中国智造产品走向世界开辟了新的通道。

设施升级

迈入大型外贸集装箱港口行列

今年6月,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泉州港口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与上海、宁波、深圳等城市同列第一梯队,昔日“东方第一大港”焕新颜。

在这背后,离不开港口能级的持续提升。

石湖作业区6号泊位与临近的5号泊位,是泉州港首批2个10万吨级综合性多功能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120万标箱。今年5月初,经福建省政府批复,两个泊位正式对外开放,泉州港自此迈入年吞吐能力超300万标箱的大型外贸集装箱港口行列。“泊位后方已完工15万平方米的大堆场,能满足泉州港货物吞吐量增长、靠泊船舶大型化以及港航专业化国际化的需求。”泉州市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说。

石湖作业区

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远不止于此。泉州港石湖作业区之外,今年以来,泉州辖区各重点码头全面开花,持续突破——

泉港肖厝港区,4月13日马耳他籍“MAJORCA”轮载着泉州企业订购的2.9万吨小麦安全靠泊,标志着泉州港正式迈入“综合性粮食进口枢纽”行列,填补了泉州直接进口小麦的空白,泉州港粮食进口资质涵盖全球主要贸易品类;

惠安斗尾港区,今年以来先后承接乙二醇、丙烯腈等化工原材料、新材料的首次进出口,为泉州石化临港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今年上半年化工品外贸吞吐量23万吨,同比增长66%;

繁忙的斗尾港区,拥有2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

石狮华锦码头,2月23日装载着卡车、工程车辆等货物的“永远祝福”轮离港驶往东帝汶帝力港,这是泉州港开通的福建省首条直达东帝汶海运航线,也是中国到东帝汶最快的海运航线;

泉州石狮华锦码头,泉州至东帝汶的航线顺利开通。

晋江围头港区,6月7日正式开通到金门并中转台湾本岛的跨境电商航线,满载服饰、鞋帽等泉州货出口销售,航线每周三班稳定运营;

晋江市围头港区“福建晋江—金门快线”外贸集装箱航线首航成功,这是泉州港首次开通跨境电商海运快线。

南安石井对台客运码头,泉州至金门海上客运航线1—6月累计安全运营748航次,同比增长154.4%,运送两岸旅客5.53万人次,客流量同比增长165.1%。

航线织密

构建全球物流网络

得益于港口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以及在宣传推介、物流协同、通关便利等方面的精准施策,泉州以港口为陆海联系的交通枢纽节点,在服务本地产业外销的同时,打通闽赣中部物流大通道,成为福建内陆山区以及江西等内陆省份的重要出海口之一。此外,全球运力排名前列的中远海运、法国达飞等班轮公司,也更青睐泉州,加大在泉州布局内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

更值得一提的是,泉州港在航线布局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内外贸班轮航线约50条,内贸航线覆盖国内沿海主要港口,外贸集装箱航线通达菲律宾、印尼、越南、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并与厦门、海南洋浦等港口合作开通外贸内支线,货物经泉州港可通达世界各地。作为泉州港的优势航线,东南亚近洋航线持续加密稳定运行,基本保持周班运行,部分航线平均每周两班。除了集装箱航线,大宗散货、散杂货航线通达南美、非洲、中东、欧洲、东南亚等流向。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吴丽娇 林劲峰通讯员林泳坤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