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福州
标题图
对鹤情有独钟的林则徐
2025-08-20 09:34 福州晚报

林则徐纪念馆放鹤台上,林则徐身着便服放鹤的铜像雕塑栩栩如生。

位于澳门路的林则徐纪念馆里有一处别致精巧的园林,鹤池中种植着一片又一片荷花,一池碧绿的荷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与一旁的水榭戏台相映成趣。放鹤台上,林则徐身着便服放鹤的铜像雕塑栩栩如生。林则徐一生对鹤情有独钟,面对官宦生涯的起起伏伏,淡定自若,无疑深深受到“梅鹤家风”的影响。

钱塘林逋是宋代著名隐士,先世由福建迁出。林逋隐居杭州西湖孤山,种梅养鹤,淡泊自守,世人重其品节,称“和靖先生”,林家子孙每以“梅鹤家风”为荣。所以,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钟情于鹤,曾在家中养鹤,涵养家风。林则徐在“梅鹤家风”的影响下,对鹤高洁脱俗的秉性有了很深的认识,并养成了清廉自律的优秀品质。

清嘉庆十三年(1808)夏,60岁的林宾日以自己的形象亲自绘制了一幅《饲鹤图》以自娱。清道光七年(1827),林宾日去世,画作传与林则徐。

父亲去世后,林则徐一直把这幅画带在身边,并请老师陈延恩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秋在《饲鹤图》上补题了行书“饲鹤图”三字。

《饲鹤图》共有三卷,除林宾日绘制的这卷外,林则徐后来又分别请江苏诗人、画家汤贻汾和广东诗人、书法家吴荣光重新补景两卷各具风貌的《饲鹤第二图》《饲鹤第三图》。林则徐随身携带这些画作,视为至宝,遍请名士在《饲鹤图》上题跋。图后共有64人题跋,跋文67篇。题跋里既有友人志趣,也有同僚对林则徐政绩的颂扬,更有对林则徐被贬戍边的愤懑,是研究林则徐的重要实物。丰富的题咏也是林则徐不忘父爱、恪守家风的见证。

林则徐非常敬重林逋,在浙江杭嘉湖道任内,曾修西湖孤山林和靖(林逋)墓,补种梅花三百六十株,修放鹤亭古迹,又购入二鹤,豢养于墓前,并作诗云:“我从尘海感升沉,何日林泉遂此心。墓表大书前处士,家风遥愧古长林。湖山管领谁无负,梅鹤因缘已渐深。便拟携锄种明月,结庐堤上伴灵襟。”另孤山有林则徐作的两副对联,其中一副常被后人引用:“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名花转不孤。”

晚年辞官回乡的林则徐亦在位于文藻山的家中养鹤。

林则徐曾携所养之鹤到光禄吟台西侧的亲家叶敬昌宅,在四向亭前放鹤。后人题诗曰:“吟台四鹤舞蹁跹,引吭齐鸣立几前。似欲长叨廉吏俸,不思比翼上青天。”为纪念林公这次放鹤,诗人书法家赵玉林在石头上镌“鹤磴”二字,记此盛况。(记者 管澍/文 林双伟/摄)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