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在素有“南方林海”“中国竹乡”美誉的南平,近年来,持续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抢抓“以竹代塑”发展机遇,让绿色生态“变现”,造福百姓。
南平广播电视台记者 高原
全国每十根毛竹 就有一根来自南平,如今一根根南平竹正以更环保、更时尚、更高附加值的姿态漂洋过海,越来越多的“南平竹造”成为备受青睐的“绿色名片”。
在福建省庄禾竹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这批重竹地板即将发往荷兰。这几年,随着以竹代塑理念深入人心,这些以竹代塑产品越来越受到全球客户的青睐。
福建省庄禾竹业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助理 詹丽君
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出口较去年同期上涨了33%。我们现在80%的货物出口到全球109个国家,主要是欧洲方向为主,中东、东南亚我们都有拓展,美国也有。以竹代塑,国家大力推行,也有很多政策支持,有些项目上就会更多选择环保型、绿色型的竹制品。特别是我们的户外重竹,我们能替代木塑类的产品,而且竹子从山上种植开始就固碳,我们生产的成品固碳能力就更强,像我们产品使用年限能到25年,说明固碳能达到25年。
竹产业蓬勃发展,离不开南平的好生态。全国领先的空气质量和水资源共同构建了毛竹生长的“天然温室”,使这里的毛竹具备径粗、壁厚、产量高的竞争优势。这种生态优势不仅降低了原料成本,更提升了竹材加工性能,为“以竹代塑”产业提供了全链条物质基础。拥有65项科技专利的竹吸管;中国最长的双拱竹结构廊桥——武夷山国家公园竹桥;以及深受全球市场青睐的各类竹家具、竹工艺品……如今,南平竹制品已织就多元的出海网络。
南平广播电视台记者 高原
南平在推进“以竹代塑”产业初期,尽管坐拥丰富的竹资源,但产业发展仍面临“资金链卡脖子”“风险顾虑多”“抵押担保难”三大核心瓶颈。针对上述痛点,南平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创新推出“竹塑贷”专项金融服务。
在建阳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人员为辖区这家竹企办理竹塑贷业务。竹塑贷主要面向“以竹代塑”产业类企业,相比于常规贷款,具有利率更优惠、额度更高等特点。
建阳区某竹企财务部经理
因扩大生产线,但缺资金。建阳农信联社的“竹塑贷”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500万授信几天就到位。这不仅是贷款,更是给绿色转型“撑腰”。
南平市建阳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主任 黄文华
自推出“绿色山水竹塑贷”以来,我们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服务机制,主要是对辖内从事“以竹代塑”加工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竹农等客户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目前已累计为16家以竹代塑企业授信1360万元,为近600户上下游竹农、个体户授信2亿元,覆盖从竹农、加工厂到贸易商的全链条客户,真正让“小竹子”撬动“大产业”。
近年来,南平市推出“林下贷”“福股贷”“竹塑贷”“竹林认证贷”“碳汇贷”等林业金融绿色产品,让金融“活水”润泽山川。
为加快打造竹产业千亿产业集群,南平陆续出台《南平市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南平市竹产业千亿行动方案》《南平市推进“以竹代塑”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南平已实现省级森林城市(县城)全覆盖,连续3年获评中国“绿都”年度综合评价前三。森林覆盖率由74.7%提升至78.89%,竹全产业链产值超过500亿元,带动竹农年均增收超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