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厦门
标题图
思明交警大队碧山中队 助力“文旅路”安全畅通
2025-08-14 15:06 厦门日报

碧山中队辖区热门景点超过20个,游客众多、路网密集,交通管理面临较大挑战。(图片来源:思明区文化和旅游局)

碧山中队24小时动态守护,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服务。

中队根据景区人流、车流变化,精准划分疏导点位、勤务时段,助力道路通畅有序。

夜间19至23时、凌晨3至7时,加派警力到环岛路等景区重要路段疏导交通。

烈日下站岗执勤一丝不苟。

凌晨5点,环岛路椰风寨沙滩人影绰绰,大量游客正在等待海上日出。路边,碧山中队交警的巡逻警灯早已亮起——这是他们应对游客“日出打卡”高峰的标准动作。

在思明交警大队碧山中队辖区,胡里山炮台、厦门大学、南普陀、曾厝垵等热门景点密集,旅客众多、局部片区路网密度低,交通管理面临巨大挑战。碧山中队通过勤务优化、科技赋能、共建共治等举措,今年来实现景区周边道路交通警情同比下降18.94%,重要节假日平均延时指数下降6.1%。


梯次调度联勤

24小时动态守护织密服务网


“凌晨3点开始,我们的警力就已经到达椰风寨沙滩,为接下来的游客看日出高峰做准备。”碧山中队指导员郭献智告诉记者。据介绍,中队根据景区人流、车流变化,按四级管控标准确保警力充足。针对椰风寨等沙滩看日出旅游打卡点,凌晨5点前游客增多、夜间旅游经济火热、曾厝垵游人如织的特点,在夜间19至23时、凌晨3至7时,动态加派警力到环岛路等景区重要路段巡逻,同时建立“梯次增援”机制,按交通流量变化,精准划分疏导点位、勤务时段,高效完成跨区域警力调度。

中队在景区重要点位安排交通引导员,提供规则解读、路线规划、协调临时停车等贴心服务。面对暑期境外游客增加,中队联手厦大外文学院,引入外语志愿者并强化民辅警外语培训,2名双语民警随时待命,让国际游客沟通无障碍。更贴心的是,针对特殊需求,机动警力可快速处理交通事故、车辆故障等突发情况,让游客行程更顺畅有序。

此外,中队还与相关单位建立联勤响应机制。与城管、企业共建共享单车管理群,提前预判、快速清运淤积车辆。属地街道“吹哨”,联合交通执法部门紧盯环岛路、厦大白城、曾厝垵周边,严厉打击违停揽客等乱象,凝聚执法合力。

分级扩容疏堵

微改造打通交通“毛细血管”

“以前节假日来南普陀,往往要到处找车位。这次根据诱导屏的提示直接停到厦大访客中心,方便多了!”市民李女士点赞道。今年春节开始,中队通过“分级分段限流+公交优先+停车扩容+堵点改造”组合拳,打通景区交通脉络。

在重要节假日,环岛南路、南普陀片区实施单双号限行,同时加密公交班次,开通2条免费专线、7条旅游专线,并根据交通流量变化动态调整沙坡尾公交路线,增设植物园南门至软件园一期公交接驳线路,方便游客出行。停车资源方面,全区提供路面免费停车泊位约5900余个,协调开放厦大访客中心等4700个收费泊位,在演武桥下、溪头下设置旅游大巴专用停车场,清理环岛路长期占位房车,释放公共空间。

更精细的“微改造”藏在细节里:拓宽大学路演武大桥下人行道,取消人行道上共享单车停车位及电子围栏,设置白城沙滩专用单车停放区,让共享单车停放更加有序;迁移厦大白城公交站并设置临时停车泊位,设置地下过街通道,优化信号灯配时,大幅提升通行效率。


数智执法导航

科技“天眼”让治理更精准


“演武大桥有人骑车,请立即处置!”看到数字警务室大屏上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值班民警迅速调派警力赶赴现场。在科技助力下,碧山中队通过数字化智慧管控、智能巡查体系、智慧导航引导,让治理更加高效、精准。

数字化智慧管控整合了数字警务室、无人机和交通诱导屏等科技设施设备。中队数字警务室于今年6月底建成投用,大大提升了交通治理、精准预警、精准防控水平。同时,中队还部署了无人机2架、临时停机坪5个,实现商圈、景区全域交通巡查快速响应。6块诱导屏竖在演武大桥、环岛路等热门路段,实时显示路况与附近停车场余位等信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智能巡查体系打造“空地一体”巡查网络。无人机每日巡航,骑警队同步开展地面巡逻,重点监控演武大桥行人和非机动车上桥、环岛路违停等行为,通过“空中喊话”即时纠正违法,“巡查+喊话”的方式解决了路面巡查盲区。

智慧导航引导精准贴心。中队加强与百度、高德等互联网地图企业联动,向驾驶人推送实时路况及停车信息,为游客提供精准化出行服务。


创新+精准

把安全知识“种”进游客心里


“原来违法停车看风景这么危险!”因为在手机上看到《景区交警说》短片,游客张先生取消了在演武大桥上违停观景的计划。

针对演武大桥违停观景、环岛路行人横穿、南普陀停车场诱导不足、行人走机动车道等高频问题,中队将宣传阵地前移,制作《景区交警说》系列宣传短片,累计播放量超30万次。同时,他们联合公交集团在全市公交车、地铁站滚动播放交通安全提示片,将警示信息融入市民游客的日常出行场景。

在鹭江宾馆,游客王女士翻阅着交通图文手册:“上面的停车信息全面清晰,对我们很有用。”据了解,为了更加精准触达目标人群,中队专门设计了“导游式交通攻略”手册,在旅游驿站、酒店等重点场所分发超5万册。针对庞大的外地游客群体,他们还推送了30余万条错峰出行提示短信。

宣传不止于单向传递,更在于互动与融入。结合“全国交通安全日”,中队会同相关部门在演武大桥观景平台精心组织策划主题活动,生动的情景剧、有趣的互动游戏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现场发放宣传品10万余份。同时,联合文旅部门打造“交通安全打卡点”,将交通安全知识融入景区解说系统,让游客在观光游览中轻松接受交通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意识的提升,是保障景区畅通有序的长久之策。”碧山中队指导员郭献智表示,碧山中队将持续立足当前景区景点交通管理,着眼于大景区管理中长远规划,进一步优化热门景区交管勤务,不断完善多元化交通管理体系,达到引人流限车流的效果,全力推进景区景点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