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原创
标题图
夜读丨抗战时期,福建这座小城为何把最好的房子让给美国飞行员住?
2025-08-14 21:00 新福建 原创

标题图.png

今天的《夜读》,要从长汀一把新房的钥匙讲起。

80多年前,战火纷飞中,这把钥匙被主人无偿交到了陌生的美国飞行员手中。它的背后,藏着一段生死与共的跨国情谊

       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今夜,一起重温这个回响在汀江畔的故事



危城上空,飞来“救命虎”


时间回到1945年初,日军疯狂反扑,多地失守,长汀机场成为东南前线唯一可用的空军基地。这座饱受日寇蹂躏的千年古城,危在旦夕。

2月2日,引擎的轰鸣再次撕裂长空。但这次,带来的不是恐惧,而是希望。

9f54ab7a10d03b5271ef76417cd4b9ea.png

四十多架战斗机、二十多架运输机降落——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威震敌胆的“飞虎队”百人支队进驻长汀。他们的使命清晰:痛击日寇占领的台湾等地的军事要地。

得知消息的长汀人高兴地奔走相告:“这是美国飞机,飞虎队来帮助我们打日寇了。”



最好的洋房给飞虎队住


飞虎队安顿在何处?

听闻飞虎队要来,纸行老板黄丽川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将新房钥匙,无偿交到了飞虎队员手中。那年,他最小的孩子才3岁。

4166e81b577b8c55f6562c0c4539c407.jpg




为何如此?

长汀人对日本侵略者行径非常痛恨,所以尽己所能给飞虎队提供帮助。”中共长汀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王英介绍。

除丽园外,飞虎队在长汀还有另外两处住所,一是东南旅行社,一是南寨梅林中山堂,皆是生活便利、安全隐蔽之处。在日常饮食上,当地也安排专门的厨师照顾队员的三餐。

6cae4c0beac01906d89b047397bbe0a.jpg

更令人动容的是,为保障战机起降绝对安全,长汀人忍痛拆除了矗立400余年、正对机场跑道的明代万魁塔。

为了守护家园的守护者,他们甘愿割舍历史的珍藏。这份倾其所有,飞虎队员们用身心真切感受着。



来自飞虎队的礼物


并肩的日子里,语言不通无妨。朴实的善意,是共通的语言。

黄家做了香喷喷的客家河田鸡,总会盛上一份热腾腾送给飞虎队。飞虎队员则回赠咖啡、罐头。

在长汀市民毛伟先家中,亮晶晶的不锈钢汤匙静卧盒中,勺柄刻着清晰的“U.S.N”。这是飞虎队员赠予他母亲康拜三的礼物。

908beb49226a9e0d0e05956be769b5c8.jpg

1939年,日机轰炸夺走了康拜三48岁母亲的生命。丧亲之痛,让她对打击日寇的飞虎队充满感激。她不会英语,便常做客家小食请队员品尝。细心的她发现美国人用竹筷笨拙,便默默递上自家的瓷汤匙。这份体贴打动了飞虎队员。一天,他们特意送来了这份礼物——钢匙。

如今,这汤匙早已超越餐具,成为毛家传家宝,铭刻着那段烽火中的至诚情谊。

在长汀,许多人家都珍藏着飞虎队员赠送的小礼物:飞虎队送给一家理发店的水龙头一用就是40年;队员们路过食杂店,总会给孩子们买糖果、香蕉等稀罕物。

02b7d542c66cfac007aa8626cc9c4ce.png



“当之无愧的伙伴”


“尽管山清水秀的长汀被飞虎队员称作心中的又一个‘香格里拉’,但他们到这里并不是来享福的,毕竟这是战场。”长汀县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戴玉珠说,在长汀的日子,飞虎队每日早晨起飞,前往被日寇占领的军事要地进行轰炸。“每个队员都要做好思想准备,明天去执行任务可能就回不来了。”

45871a8b7cf507925d1a303d9f8fac00.png

在飞虎队进驻长汀半年后,1945年8月14日晚,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抗战终于迎来了胜利。长汀城锣鼓喧天,彻夜不眠。飞虎队员高兴得跳起来,拿着手枪在丽园楼顶啪啪啪地朝天空打,响彻大街小巷。

临别,飞虎队在给长汀县政府的感谢信中动情写道:“命运安排我们来长汀是如此幸运…我们在这里的友谊日益深厚…诸位先生所做的一切,是我们心中一座丰碑…你们是这场战争中当之无愧的伙伴。”这封信,是对长汀人倾力支持的最高礼赞。

2899ec5fa58c3a4043eb9a3d34e81c2c.jpg

80多年光阴荏苒,长汀早已抚平伤痕,汀江静流。但飞虎队的印记,清晰如昨。

截至目前,福建已有9所飞虎队友谊学校。今年7月20日,长汀县与加利福尼亚州皮科里维拉市签订了“友好城市”意向书。

在长汀飞虎队纪念馆里,珍藏着美国飞虎队研究院院长陈灿培博士捐赠的105件飞虎队文物。

39cd554f124112dd5820957b05be73d9.jpg

c8ae5b3328da1c9db9347582c60a8291.jpg

遗憾的是,由于战乱等诸多原因,当年驻扎长汀的飞虎队员名单遗失,至今仍未找到。

如今,这座被日本飞机轰炸十余次的小城过得烟火寻常,但长汀人深知这太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也从未忘记这段历史,始终感念在心,对他们的寻找没有停止。

来源:福建日报

记者:福建日报记者陈梦婕

图片来源:长汀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

编辑:薛颖、姿妤(实习生)

审核:严顺龙、方婷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更多《夜读》文章,请持续关注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