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8月13日讯(林景荣)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平和县五寨乡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推行“随访听事、民主议事、多元理事、公开晒事、群众评事”的“五事”工作机制,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服务在一线提升,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田间地头听民声
“这些蜜柚树砍了之后,我们靠什么吃饭?”在侯门村的退果还耕动员会上,不少村民眉头紧锁。面对群众疑虑,侯门村“两委”带着“随访笔记”挨家挨户走访,发现村民最担忧的是“退果后无出路”。为此,村“两委”领办,组织党员带头打造150亩退果还耕示范片,推行“退果还耕+稻稻菜轮作”组合模式,并邀请农技专家现场教学。“看到党员种的示范田丰收了,我们心里才有底!”村民老林主动砍掉自家3亩蜜柚树,加入退果还耕队伍。今年来,侯门村已完成退果还耕180.49亩,超额完成乡里下达任务的29.8%
党群同心共议事
“以前是干部干、群众看,现在党员带着干,我们抢着赚积分!”村民林大姐指着焕然一新的外墙彩绘,笑得爽朗。前岭村在常态化运行“五治联合积分制”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村党支部通过家访收集群众诉求后,联合驻村工作队、党员代表认真研究,敲定了“党员领岗+积分激励”妙招,93名党员全员披上“红马甲”,化身网格员、环境监督员、矛盾调解员等5类党员责任岗,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量化纳入积分制管理,村“两委”分头领办推进外墙彩绘、寨仔组道路硬化等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前岭村荣获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福建省第四批高级版“绿盈乡村”。
多方联动破难题
“多亏了村里的调解专班,我们两家的地界纠纷终于解决了!”村民老林连连道谢。在前岭村调解现场,村党支部书记林文忠带着党员调解员、司法所干部,用三晚时间泡开两户村民十年的土地纠纷。针对复杂问题,五寨乡打出治理“组合拳”,司法所干部讲法理、村干部讲情理、网格员讲道理。今年来,矛盾调解员以“夜访工作法”带着“随访笔记”、政策汇编,前置化解矛盾纠纷21起,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3件。
公开栏前看变化
五寨乡各个村(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推进村务公开,线上“小微权力监督平台”让村民随时查看村务动态,线下公开栏每月更新项目进展和财务明细。针对老年人群体,村里还组织“阳光宣讲队”方言解读政策。作为农文旅共兴联村党委成员,侯门村定期与寨河村、新美村开展“三村联晒”活动,互学互比促提升。今年以来,通过公开机制推动整改问题7个,村民满意度100%。
评分表里见真章
村级项目评议会上,村民代表们认真评价,“道路硬化打了95分,但垃圾清运还要改进”“给驻村干部小林的调解工作点个赞”“后期维护要跟上,不然得长草!”,这些评价直接关系到干部的考核评优。联村党委还创新开展“跨村互评”,三村村民代表互相打分。
党建引领风帆劲,“五事”机制润民心。如今,五寨乡党员干部的红马甲活跃在田间地头,阳光透明的党务村务公开栏立在百姓心头,干群携手绘就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下一步,五寨乡党委将以“民声”为哨、以“民心”为尺,持续深化“五事”机制,让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催开更多幸福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