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亲自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35周年,也是确定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发展目标30周年。今天,一起来看福州部门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生动故事和实践成效。
叶诚 摄
8日12时56分,一市民通过福州市12345热线平台反映:“因暴雨导致埋在地下的高压电线被水浸泡损坏,造成马尾区罗星街道易安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无法正常供电。”
接到诉求后,承办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处理。经排查检修,当天16时该中心恢复供电。
当天投诉、当天处理,一天办结。这样的速度,正是福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传承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的具体写照。
“别急,您慢慢说!”
“我们已经记录下来,马上转办!”
走进福州市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话务大厅
电话响铃声、热情回应声、键盘敲击声
此起彼伏
作为马上就办的“前沿窗口”
民声民意在这里点滴汇集
群众有了诉求
首选在这里发布、求助
石美祥 摄
12345热线充分发挥“总客服”作用,推进医保、社保、公积金等热线整体并入12345热线系统,实现12345热线“一号受理”。建立7×24小时全天候热线接听服务、漏接来电回拨和应急保障机制,设置12345热线“居家客服”台席,采用居家与远程办公相结合的方式保障热线畅通。建立重要展会和大型活动“12345热线专席”,协同展会、活动会务组现场解答并按照“即接即转、即处置即反馈”的原则办理涉展、涉会诉求,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与此同时,为方便市民群众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我市将热线服务从传统话务拓展至网站、“e福州”“闽政通”APP等互联网渠道,在2022年底并入全省“一张网”,进一步拓宽群众诉求渠道。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马上就办,件件落实
这是福州市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常态
也是对百姓的承诺
资料图。池远 摄
如何践行诺言
把事情办得又快又好?
经过二十多年接力完善、提升,如今,福州12345已经制定并形成一系列工作机制,确保“事事有着落”。
首先,是办理流程的规范化。通过流程优化,热线中心进一步完善受理、派单、办理、答复、督办、办结、回访、评价等环节的工作流程,实现企业和群众诉求办理的闭环运行。
其次,是办理时间的高效化。中心要求,咨询类事项,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并答复;投诉类事项,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并答复,其中列入便民服务事项清单的,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并答复;建议类事项,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答复;求助类事项,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并答复。
还有,是兜底处置的规范化。鼓励承办单位“沾边即办”,对无法明确管理权属或责任主体的诉求件,由12345平台指定牵头、兜底单位办理,有效防止推诿扯皮、敷衍塞责。
资料图。池远 摄
值得一提的是
2022年以来
市12345热线与机关效能建设深度融合
建立了
“线上巡查+线下督办”工作机制
每日对12345诉求件
进行高频次线上巡查
每周抽取一批重点、难点诉求件
进行现场核查督办
确保百姓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回应
资料图。郑帅 摄
群众对办理的合法合理诉求件
不满意怎么办?
“那就严肃问责问效!”
该负责人介绍
我市建立12345热线
“不满意件效能约谈交办”机制
对被约谈单位和个人
按规定能办不办、敷衍应付
或者未按要求及时整改到位的
依规予以效能问责
每周四上午
热线中心常态化开展
“领导接听日”活动
今年以来
中心共电话提醒1.21万件次
极大地提高了
诉求件按时办理率
资料图。池远 摄
12345热线还依托全省数据“一张图”技术优势,聚焦群众、企业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领导重点关注的领域,加强对诉求数据分析,形成参阅材料,供市领导和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决策参考,将“民声小诉求”变成“民生大数据”,促进热线靶向治理,推动诉求办理从“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转变。
马上就办,群众点赞
如今,不论何时何地
“12345,服务找政府”
已深入人心
数据显示
今年以来
12345热线的受理率、
反馈回复率均达100%
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
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林双伟 摄
下一步,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进热线优化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发挥好平台作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作用,切实把12345热线建成一条更有温度的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