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泉州
标题图
减重30斤 永春“95后”小伙为陌生生命“续航”
2025-08-12 09:07 东南网

8月11日,在大家的鲜花与点赞中,来自泉州市永春县委老干部局的年轻干部陈炜森接过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编号为“NO.20771”的荣誉证书。这一天,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陌生的重症血液病患者送去重生希望,成为了福建省第530例、泉州市第50例、永春县第2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陈炜森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丁丹阳 供图

这场爱心奉献始于少年时代的荧屏启蒙。《家有儿女》里一段关于捐献骨髓的剧情,让热血少年陈炜森“隐约觉得那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悄悄地在心里埋下了善意的种子。2020年12月,在一次无偿献血时,工作人员递上了志愿捐献同意书,他想都没想就签了字。“当时没那么多复杂的心路历程,想做就去做了。谁都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为他人施以援手,也是为自己施以援手。”一个再朴素不过的“善意会循环”的念头,让他果断地留下了10毫升血样,加入了志愿者行列。

接到配型相合的通知时,陈炜森刚成功减重30斤,BMI从30多回归健康区间。一年前那个160多斤的“胖子”,曾因健康指标不达标不能献血。这次配型成功之际,正是他健康重生之时,也为他成为“合格供者”创造了契机。“没想到减肥还能救命,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陈炜森暗自庆幸,这30斤的减重,不仅是他对自我的超越,更是为另一个生命悄然铺就的希望之路。

“两条完全平行的直线在此刻有了交集,我这样一个普通人,在此刻突然体会到了生命的重量。”陈炜森十分珍惜此次救人的机会。身边亲友得知他捐献的消息,支持之余难掩担心。有人劝他“别傻,伤身体”,陈炜森就向他们科普:“采集的是外周血,不是抽骨髓,两周就能恢复。捐献对身体的影响,比起它能延续生命的意义,实在微不足道。”

高分辨血样检测和体检顺利通过后,历时五天的动员剂注射提上日程。8月11日,医护人员为陈炜森注入最后一针动员剂后,启动了血细胞分离机。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外周血循环采集,陈炜森成功捐献2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陈炜森以一场身体力行的“减重”完成了对另一个生命的“续航”。

采集当日,陈炜森收到了受捐者家属亲笔写的感谢信:“家中两个孩子太小,父母年迈,在我们最无助的时候,非常庆幸遇到了您!谢谢您无私的奉献,给了我们一家巨大希望。您的勇气和善意,挽救了我老公的生命,也挽救了我们的家庭。无论是捐献前期的准备,还是捐献时的配合,您都以行动诠释了‘陌生人之间的温暖’。”

据统计,从2017年首次献血至今,陈炜森累计捐献5次全血,献血量已达2000毫升。其间虽因工作压力与身体原因有过中断,但健康改善后他第一时间重返献血者行列。他深知,公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仍存在诸多不解。捐献后,他真诚呼吁:“正因接触少,误解和偏见才多。希望我的经历能让更多人客观了解它,让更多力量加入延续生命的行列。”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