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2025年度全市部分退役军人村干部“兵支书”能力提升培训示范班举办。
本次培训为期3.5天,来自全市12个县(市、区)的38名“兵支书”代表汇聚于此,围绕乡村振兴工作的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进行“充电”。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唐良元表示,“兵支书”作为退役军人中的优秀代表,政治素质好、组织纪律强、工作作风实,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让广大“兵支书”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进一步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各自岗位上再立新功。
培训班包含讲师授课、相关政策解读、座谈交流等环节,培训过程中,主办方精准对接乡村振兴实践需求,邀请市委组织部、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到场授课,围绕“全覆盖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建设”“乡村振兴中如何发挥河湖长制作用”“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提质增效”“乡村振兴中的历史建筑保护政策解读”等内容,详解如何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明确服务保障退役军人的具体举措、指导如何在开发中守护乡村文化根脉等。此外,学员们还与军创企业开展座谈交流,就农产品电商合作、乡村文旅项目开发、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帮扶等议题深入交流。
“这次培训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作为退役军人村干部,我们肩负着带领村民发展的重任。通过培训,我们学习到最新的政策,也和其他‘兵支书’交流了经验,为日常工作提供新思路。”一名“兵支书”代表告诉记者,今后,将结合本次培训班所学知识,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乡亲、无愧于“兵支书”光荣称号的精彩答卷。
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刘红生表示,本次培训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就如何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推动一方发展的实际成效,他提出,要永葆“兵”的本色,做信念坚定的擎旗手;要发扬“兵”的作风,做实干担当的排头兵;要练就“兵”的智慧,做乡村善治的领路人;要涵养“兵”的情怀,做心系群众的贴心人。希望全体学员把在军营锻造的钢铁意志、在课堂汲取的丰富知识,全部倾注到服务乡村、造福乡亲的火热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