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一些机构面向高中毕业生推出了“高大衔接班”培训课程,将“赢在大学起跑线”作为宣传点。学生们为了个人发展,想在大学入学前做些准备,是合理需求。市场针对这些需求推出适当的服务,本也无可厚非。但满足需求与制造焦虑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冲着绩点、保研、奖学金等目标去的知识或技能速成培训也窄化了大学教育的内涵。大学是学生们摆脱应试教育模式,走向自我探索、建立多元评价标准的关键阶段。学生和家长在选择“高大衔接班”等服务时,要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作出独立判断,不要为商家刻意制造的焦虑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