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泉州
标题图
泉州市泉港区:“链上党建”有新意
2025-08-11 16:38 新福建

福建日报·新福建8月11日讯(记者 何金)泉州市泉港区是我省石化重镇。近年来,泉港区持续推动石化产业链延伸与拓展,石化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在石化产业发展中,泉港区紧紧围绕如何有效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党建创新,引入“链式思维”,建立新机制,大批高科技、高素质的党员,活跃在石化产业链上,有效推动了当地石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致力于组织聚链,泉港区构筑协同发展的“红色堡垒”。

走进泉港石化园区,一座现代化的石化工业园区进入视野。记者注意到,园区内,各类高塔、工厂林立,在福建炼化等龙头企业周边,集聚了大批石化上中下游企业,蔚为壮观。

近年来,泉港区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积极推动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延伸石化中下游产业链条,最大限度拓展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空间,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石化产业集群。目前,泉港区已连续5年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区,泉港石化工业园区连续11年蝉联中国化工园区20强。

“泉港石化产业链的持续壮大,离不开党建的推动。”泉港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泉港石化产业链式发展的“新常态”,泉港积极探索构建“链上党建”新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党组织的“红色堡垒”作用。

“过去不同的化工企业之间,虽有地理之便,但沟通协作的壁垒依然存在,出现了上下游企业同步难、协调难等问题。”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管委会二级调研员陈宗旗对记者说,“链上党建”的模式,让不同的企业协作更加紧密了。

据了解,针对石化企业上下游企业同步难、协调难等问题,泉港区充分发挥石化园区党工委统筹协调作用,由天骄、消防、钟山、立亚4个党支部作为发起单位,按照乙烯、丙烯、碳四、苯、对二甲苯、LPG、电子化学及高端原料药等7条优势产业链条延伸方向,构建“链上党建”新格局,将链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相关企业及在建项目全部纳入联建范畴,链上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100%。

钟山石化公司是一家生产表面活性剂的民营企业,隶属于福建炼化下游产业链。依托“链上党建”模式,公司支部11名党员组建攻关小组,联合福建炼化工程师攻克表面活性剂行业多项技术难题。“‘链上党建’新模式,让我们上下游的企业协作更紧密了,实现了双赢的效果。”钟山石化公司副总经理黄艳明说。

“组织共建、工作共商、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人才共用、干部共培”——这“六共”机制成为打破壁垒的金钥匙。依托党建联建工作联席会议,链上企业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企业经营、团队管理等方面分享交流经验成果,在政策对接、技术攻关等环节开展深入交流。同时,积极开展市场联拓、物流共享等活动,推动人才、资金、数据等要素在产业链内高效循环。

“六共”机制的深度实践,让产业链协同领域不断拓展,安全生产领域的联动便是生动体现。2025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园区专职消防大队联合链上企业开展党建联建活动,组织28场应急演练、13场安全培训覆盖500余人,承办全区应急救援技能竞赛6场。党员带头排查隐患、传授消防技能,推动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局面。

“产业链党建联建,不仅能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也让企业之间携手抵御风险、联动创造效益,让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泉港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为建强链上组织体系,泉港区从石化园区选派8名素质好、党性强、业务精的党员骨干担任党建指导员,按照“应建尽建、宜建则建”的原则,全程跟踪孵化链上企业党组织,指导完善活动阵地、规范组织生活。

人才强链,泉港区多措并举激活创新转型“智力引擎”。

石化,是一个传统产业。当前,石化行业正处于转型重要关口,人才和创新是突破发展瓶颈的最大利器。在激活石化行业创新驱动力过程中,“链上党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日,泉港区“智汇高新•链动未来”招商引智推介会在泉港石化科技众创园举办。该活动聚焦人才引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及产业链生态构建,吸引高校院所、金融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近100人参会,共谋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新篇章。

推介会上,“清源创新实验室产业孵化泉港基地”正式揭牌,该基地与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作为产学研合作典范,共同分享了科研成果转化及项目孵化经验。

基地设立后,石化园区党工委第一时间跟进,推动关联的多家石化上下游企业党支部党员及科研人员迅速行动,与基地团队精准对接,充分发挥“链上党建”优势。

泉州宇极新材料科技公司,是一家落地泉港的氟化工科技型企业,专注ODS替代物、电子特气等领域,对创新和人才要求高。目前公司共有24名党员,多数是公司核心科研人员和关键岗位管理人员。

谈到“链上党建”模式,宇极公司党支部书记鲁路告诉记者,这一模式让公司更深入了解上下游企业发展动态,得以常态化开展科研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去年以来,通过链上企业之间的协作,公司解决了部分外协测试等难题,提高研发测试效率。

据了解,近年来,泉港区以“链上党建”为纽带,持续发挥大院大所“头雁”作用,借助高端创新平台的科研与育才优势,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人才引育全流程,广泛吸纳高校人才到泉港创新创业。截止目前,泉港已集聚院士团队7个、高层次人才890名,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了人才支撑。

依托“链上党建”搭建的产学研桥梁,福建省佑达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联合清源创新实验室、福州大学组建研发中心,攻克新型显示领域显影液等“卡脖子”技术,其湿电子化学品核心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碱性基板清洗剂市占率居国产首位。

技术突围的背后,是党员人才的先锋力量。在“链上党建”引领下,党员先锋带头攻克技术难关蔚然成风,全国劳模、福建联合石化党员张肇宏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他带领团队攻克乙烯三机组跳车电磁阀控制电源等关键技改,累计解决生产难题200余个,获国家专利17项。其创建的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培养出省金牌工匠6人、省数字工匠6人,为产业链输送大批技术骨干。

据介绍,为推动更多“链上党建”企业构建协作关系,泉港区还依托石化园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联合工信、人社、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轮值驿站,通过错峰延时、预约登记等日常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审批、人才招聘等方面服务,目前已累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立项办证、劳资纠纷调处等问题400余个。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