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惠安县有渔民反映称附近海域出现赤潮
记者了解到
经监测
净峰杜厝码头、崇武中心渔港附近海域
相继出现赤潮
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为血红哈卡藻,无毒
面积约10平方千米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曾就此启动赤潮灾害Ⅲ级应急响应
数日后该赤潮消亡
未收到周边海域水产品损失报告
工作人员对赤潮发生海域进行采样监测
近日,惠安县农业农村局就近期在辖区海域出现赤潮的情况发布了相关科普。工作人员表示,此次出现的赤潮已经消亡,提醒渔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注意观察,如有发现水域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属地政府或者农业、环境生态部门报告,相关部门将根据情况采取处置措施。
记者了解到,根据渔民的反映,泉州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于7月30日在相关海域进行监视监测。惠安县净峰镇的杜厝码头附近海域,赤潮仍在持续,主要优势种为血红哈卡藻,无毒,面积约6平方千米,最高密度1.51×106个/L,高于赤潮基准密度(5.0×105个/L);惠安县崇武中心渔港附近海域,发现赤潮,主要优势种为血红哈卡藻,无毒,面积约4平方千米,最高密度2.6×106个/L,高于赤潮基准密度(5.0×105个/L)。
杜厝码头附近海域的赤潮,影响范围主要涉及净峰镇杜厝村、墩北村海域,经初步摸排涉及鲍鱼养殖户14户,养殖面积约4万平方米;牡蛎养殖4户,养殖面积约400亩;崇武中心渔港附近海域的赤潮周边无养殖。根据《泉州市近岸海域赤潮灾害渔业应急预案》及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意见,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决定启动赤潮灾害Ⅲ级应急响应。
7月31日的监测结果显示,相关海域藻类单位浓度呈现下降趋势。8月1日,杜厝码头及崇武中心渔港附近海域的赤潮均消亡。经研究,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决定终止赤潮灾害Ⅲ级应急响应。
此次赤潮发生期间,未收到周边海域水产品损失报告。赤潮消亡后,惠安县继续组织对赤潮及相关海域的跟踪监视监测,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科普赤潮知识,引导群众科学防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