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破旧”小区如何逆袭蜕变承省级文明社区?石狮市宝盖镇的宝源社区这个拥有21栋楼、520户居民的老旧小区,通过探索出“四有工作法”,成为基层治理的亮眼样本。
宝源花园位于宝盖镇宝源社区,建于1997年,是典型的老旧小区。该小区内共有住宅21栋,常住业主520户,常住人口1672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和儿童占比接近50%,住户党员115人。因为小区建成至今已有28年时间,该小区也存在着与许多老旧小区一样的“通病”:设施老化问题逐年增加、物业管理跟不上新时期要求。加之,该小区业主来自五湖四海,管理难度相对较大。
如何破解小区治理难题?在镇党委的指导下,宝源社区构建穿透式组织体系,形成了“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党支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网格长—楼栋长”的治理架构,做到“上下联动、一贯到底”。在这一治理体系下,该社区创新性地推出“四有工作法”模式,破解原生动力、工作机制、管理经费、服务载体中的堵点。
基层治理,人是关键。凝聚先锋力量,确保“有人管事”。小区小区积极动员离退休干部、居家楼嫂、在职党员等群体参与治理。小区的党支部就是在退休干部、老年协会会长姚金土动员下于2019年成立的,7名支委里面就有4名退休干部。同时,小区还选优配强业委会成员,业委会班子成员既有退休干部,也有在职老师、单位职工,党员占比超过50%。
召开三级议事协商会议
如何抓好治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是核心。健全协商机制,实现“有章议事”。建立“社区-小区-楼栋”三级议事协商机制。该小区发挥48名楼栋长、梯代表“熟人”优势,化解邻里小矛盾;对于涉及公共利益或楼栋长解决不了的,则提交至“邻里议事厅”,每月召集小区党支部、物业、业委会等协商议事;小区自身也无法解决的,上报每季度社区联席会议,由挂钩市领导协调解决。这一工作机制下,该8小区成功解决部分楼栋电梯加装、小区“二次水改”等难题,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
“楼栋长”志愿者帮助老人就医
推动工作落细落实,资金是最重要的保障。拓宽筹资渠道,保障“有钱办事”。宝源社区一方面主动对接各级各部门,争取经费支持,2022年以来共争取到200余万元,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另一方面系统梳理小区公共资源,通过规范停车位管理、整合租赁摊位、建设充电桩等,盘活公共收益。此外,设立小区“小公维金”,经协商物业公司做出让利,从每月缴交的8毛/月/㎡物业费中提取1毛作为公维金,用于推动改造提升基础设施。管道清淤、破损井盖更换等一系列关系民生小事得以快速解决。
让小区温暖起来,搭载体抓服务是重点。做实服务载体,力求“有情暖事”。近年来,宝源花园围绕打造“宝源情邻里亲,五湖四海一家人”的和谐小区建设目标,聚焦“一老一少”高频需求,以“党建+”邻里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链接各级资源、挖掘内部力量,建起了儿童之家、中医诊疗室、居家养老服务站等人文关怀阵地,成功打造“宝源有理”理论讲堂、“声动宝源”老少舞台、“阅动宝源”书香社区、“宝源未来”城乡少年宫、“健康宝源”中医诊室等特色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