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六区将打造特色幸福河湖,思明区将建成“鹭影澄波,湖韵人和”筼筜湖。(黄嵘 摄)
厦门近日正式发布今年第1号总河湖长令,《厦门市全面建设幸福河湖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同步发布执行。
《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厦门幸福河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城市防洪达标率达到85%以上、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到100%,全市主要地表水体均稳定消除劣Ⅴ类,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到80%以上,水土保持率控制在94.5%以上。全市六区将围绕“母亲河”打造特色幸福河湖。
《实施方案》部署防洪提标、水资源优化、治理保护、产业融合、历史传承五大任务。
值得关注的是,厦门首次将“水经济”纳入河湖建设体系,提出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适度开放部分河湖水域及岸线空间,带动生态旅游、滨水康养、休闲露营、水上运动、低空经济等新业态融合发展。在历史传承上,厦门将探索“河湖文旅”模式,计划统筹保护与展示筼筜湖、龙舟池、铜鱼池等10处省级河湖文化遗产,建设水情教育基地、节水宣教基地、河湖长驿站等水文化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