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同学请回答这道题
⛰️+🌊=?
当山的厚重遇见海的辽阔
一条联通发展的纽带就此编织
这便是福建持续深化的“山海协作”
如今,有几对“市市CP”
正成为这条纽带上跃动的音符
如果城市会说话,会是怎样的呢?
一起来听TA们的故事吧!
嗨!我是“福福”(福州),家门口就是奔腾的闽江入海口,是省会也是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我的好朋友“南南”(南平),住在闽江的源头,是福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农业基地。我们俩是怎么“协作”的呢?
“宁宁”(宁德),我的另一位“CP”,我们都“靠海吃海”,但各有侧重:综合型选手的我,港口、产业、科教资源丰富;后起之秀的“宁宁”,坐拥世界级深水良港三都澳,更凭借宁德时代成为了全球新能源产业的耀眼明星。我们的合作,目标直指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我是“厦厦”(厦门),我有一位热情质朴的山里朋友“龙龙”(龙岩)。我在福建东南沿海,是著名的经济特区、旅游城市,资本雄厚、技术先进;“龙龙”在闽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客家祖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我俩简直是天作之合~
我是“泉泉”(泉州),在福建东南沿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民营经济重镇、“品牌之都”。我的好搭档“明明”(三明),位于福建西北山区,是重要的生态绿都、老工业基地和康养胜地。去年3月,我俩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山海协作实施方案,这一年多干得热火朝天!
福建“山海CP”的协作故事
不是简单的“我帮你,你帮我”
而是真正找到了彼此的“所需”和“所能”
2023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深做实新时代山海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为推动山海全方位、全领域、多层次深度协作再谋新篇。
2024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857元,最高的厦门市是最低的南平市的2.05倍,差距比2023年缩小0.02,在经济大省中位居第三。
今年7月,福建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强调,要深刻把握“山”与“海”的关系,加强山海统筹、强化功能互补,推动山海长期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山海CP”们手拉着手,心连着心,在八闽大地上共同书写着新时代的“山海情”。
未来,TA们的故事还会更精彩,敬请期待!
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出品
资料来源:福建日报、福州日报、福州新闻、闽北日报、福建政协、福建教育微言、山海协作企业服务中心、厦门文旅、龙岩发布、文旅龙岩、泉州发布、三明日报等
图片来源:福州上下杭、南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福建日报、福州日报、福建土楼永定景区、龙岩发布、永春县融媒体中心、古溪星河
美术设计:黄彦欣
策划/编辑:吴妃、林夏悦
审核:严顺龙、陈雪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