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8月4日讯(黄婉虹)平和县小溪镇厝丘村立足实际,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大胆探索以“随访听事、民主议事、多元理事、公开晒事、群众评事”为核心的基层治理“五事”工作法,将党的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随访听事:脚步丈量民情,政策精准滴灌
“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进田间地头全是办法。”这句话成了厝丘村两委干部的座右铭。在镇党委倡导的“一线工作法”指引下,村干部们主动撕掉“办公室标签”,把“办公桌”搬到村民的屋檐下、田埂边、果园里。
农技员小蔡成了村民口中的“自家人”,他的足迹遍布各家果园。当看到柚农老林面对土壤板结、果品风味下降,却仍习惯性地大把撒施化肥时,小蔡紧锁眉头,将情况详实记录在随访笔记中,并结合实际,协调引入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肥替代技术。一周后,精准配比的“营养餐”送到了老林的果园,小蔡带着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示范如何科学施用、如何以有机肥滋养地力。收获季节,老林摩挲着自家油亮饱满的蜜柚,喜笑颜开:“这法子真管用!肥料钱省了不少,果子反而更甜更香了,连土地都松软了!”一次随访,破解一个难题。这种零距离的倾听与响应,让绿色发展的理念不再是纸面口号,而是化作滋润乡土、纾解民忧的及时雨。
民主议事:长廊汇聚民智,共绘发展蓝图
如何让“众口难调”变成“众志成城”?厝丘村的“口袋公园议事长廊”给出了答案。这个在镇党委支持下,利用村头闲置角落精心打造的小小空间,已成为村民议事的“主阵地”、凝聚共识的“强磁场”。
关于村北边一片长期闲置土地的盘活方案,曾在议事长廊里引发激烈讨论。“建厂房收租金最实在!”“不如搞个农家乐?”“太普通了,没特色!”大家七嘴八舌。这时,党员、返乡青年蔡明龙结合在镇里参加的新型农民培训所学,大胆提议:“发展智慧农业怎么样?建移动菇房!周期短、见效快、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这个新颖的点子瞬间点燃了大家的兴趣。最终,在充分吸纳各方智慧后,30个现代化移动菇房拔地而起,土地生金,村民分红笑逐颜开。
从拆除影响环境的猪圈(是建停车位还是健身角?),到村道拓宽提升改造的具体路线,再到人居环境整治的细节,“议事长廊”让“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成为现实。
多元理事:联动凝聚合力,破解治理难题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单靠村两委“单打独斗”往往力不从心。厝丘村的“多元理事”,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奏响治理“协奏曲”的关键一招。
村内一条主要沟渠曾因部分村民直排生活污水变成“黑臭水体”,周边群众反映强烈。村两委立即启动“多元理事”机制:村“两委”、党员先锋队、乡贤理事会、妇女代表等组成“治污小分队”,逐户上门做工作。环保站技术员现场演示三格化粪池“沉淀—厌氧—净化”流程,算清“环境账”和“经济账”;老党员、乡贤利用晚间“榕树议事会”讲传统、聊利弊,打消村民“怕花钱、嫌麻烦”的顾虑;妇女代表发动“最美庭院”评比,谁家先建池、谁家先达标,挂上流动红旗。不到一个月,沿线农户全部签订改造协议,投工投劳共建共享。村民陈阿婆笑着说:“污水不再乱倒,蚊子少了,空气香了,‘多元理事’让家家户户都成了美丽乡村的‘合伙人’!”
公开晒事:阳光照亮村务,透明凝聚信任
“给群众一个明白,才能还干部一个清白。”厝丘村深谙此道,将“公开晒事”视为基层治理的生命线。
村务公开栏前,总有三五村民驻足细看。退果还耕还林是镇里推动的重点工作,涉及农户的补贴发放更是焦点。厝丘村将每一户的退果面积、补偿标准、核算金额、发放时间表等信息,详详细细地“晒”在阳光下。同样“晒”得彻底的,还有“口袋公园”建设的全过程:项目预算、招投标结果、工程进度、每一笔资金的使用去向都及时公示在小微权力监督平台。这份毫无保留的透明,晒掉的是猜疑和隔阂,收获的是村民对村两委工作的理解、信任与支持。
群众评事:民心丈量实绩,评议倒逼担当
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厝丘村坚持把“群众评事”作为检验工作成效、提升干部能力的“试金石”。
在最近一次的评议会上,负责智慧移动菇房项目的村干部详细汇报了项目进展:30个菇房全部建成投用,首批菌菇喜获丰收,联农带农机制取得实效,带动本村就业人数20余人,人均月收入增加2000余元。台下,村民们拿着测评表,结合自己亲眼所见、亲身所感,对项目成效和村干部的履职表现进行打分评价。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土评价”、“金点子”,成为衡量村干部工作最真实、最有力的标尺。评议结果不仅与村干部的绩效报酬挂钩,更在镇党委的监督下,成为改进工作、优化服务的重要依据。
从“听事”到“评事”,厝丘村用一条环环相扣的“五事链”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党群关系由“你和我”变成“我们”,治理方式由“做给群众看”变成“带着群众干”。如今,行走在厝丘村,口袋公园笑声朗朗,智慧菇房菌香四溢,蜜柚博览园人气渐旺——一幅党建引领、群众共治、成果共享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展。
厝丘村的生动实践,有力印证了‘五事工作法’在聚民心、解民忧、促振兴方面的强大生命力,成为小溪镇深化乡村治理、提升服务效能的鲜活缩影,为全镇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小溪镇将持续深化推广“五事工作法”,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乡村振兴的深入实践中展现蓬勃生机与活力,真正让“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在小溪镇蔚然成风,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