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福州
标题图
清风续旧谊 华裔传新声——2025年“寻根八闽”美国华裔青少年夏令营侧记
2025-08-03 16:44 福建日报

盛夏的鼓岭,比山下的福州城要凉爽不少。青翠繁茂的柳杉见证了穿越百年的鼓岭故事,正静静迎接一群来自大洋彼岸的新朋友。

7月30日下午,来自美国16个州31所中学的48名华裔青少年登上了鼓岭。来自美国密苏里州的刘夏菡心情特别雀跃。“我听说鼓岭是个非常出名的地方,提前就在网上搜寻了鼓岭的相关信息。”这名13岁的华裔小姑娘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这儿的风景实在太美丽了,这一定是百年前那些美国人愿意住在这里的原因!”

带着对鼓岭好风光的向往,刘夏菡和营员们沿着蜿蜒曲折的石板小路,寻访这片土地中外和谐共居的历史印记。


营员们一同参观大山间的鼓岭邮局,当年美国人加德纳就是从这里寄出家书,印着“KULIANG(鼓岭的福州方言发音)”邮戳的来往信件也唤起了更多“鼓岭后代”的记忆;沿着石阶走,能看到灰墙斑驳的老别墅,万国公益社的拱窗爬满藤蔓,过去美国居民常在这里跳舞聚会;1300余岁的柳杉王静静立在公园里,树下有座雕塑,刻着中美孩子一起爬树的场景,将百年前的那份纯真友谊永远定格……


刘夏菡(右一)在万国公益社看展览。


刘夏菡在万国公益社中

播放的视频和布置的展览中

知道了美国人加德纳

与鼓岭的故事

1901年

美国孩童密尔顿·加德纳

随传教士父母登上鼓岭

在柳杉林间奔跑、古厝旁嬉戏

10年山居时光烙印成乡愁

弥留之际

他仍喃喃呼唤“Kuliang”

却再未寻回故土

1992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读到《啊,鼓岭!》的动人故事,亲自邀请加德纳夫人踏足鼓岭。当她抚过丈夫儿时攀爬的千年柳杉,与九旬故友围坐畅谈,终于读懂这份跨越生死的眷恋——鼓岭的清风与善意,正是他无法忘怀的答案。



当记者询问

刘夏菡参访的感受时

她竟然能清晰地

叙述加德纳的故事


“今天,当我走进鼓岭万国公益社,看到中美各界人士为保存这些历史记忆所付出的努力,内心充满敬意。”刘夏菡告诉记者,她会用自己的方式分享在福建、在鼓岭听到的故事。“回到美国后,我会用文字、照片记录这段旅程并分享到社交平台上。现在,我已经迫不及待将这些福建记忆分享给我的美国好朋友莉莲娜,她可是个中国迷!”


参访鼓岭

是2025年“寻根八闽”

美国华裔青少年夏令营的

重要一站


据主办方福建省侨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鼓岭佳话是中美人民友好的缩影,美国华裔青少年在福建、在鼓岭感受到的热情、友好与包容,正是这份情缘在新时代的延续。期待通过此次活动,营员们能将鼓岭情缘铭记于心,与中国青少年深入交流、结为好友,与海外亲友分享福建记忆,在中美间架起相知相亲的桥梁。












据悉,为期10天的夏令营活动于7月27日启程,营员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方位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在文化讲座中探索汉语的奥妙,感悟中国电影、音乐和诗词的艺术之美;学习龙舟、造纸、漆扇等传统技艺,体验古代匠人传承千年的智慧;实地走访厦门鼓浪屿,福州三坊七巷、鼓岭,泉州西街等文化地标,沉浸式品味福建文化的独特韵味。


在位于华侨大学的中华才艺(龙舟)培训基地,来自波士顿的陶思文第一次体验了划龙舟,“这是我最喜欢的行程”。青少年们在讲座中了解舟的历史渊源和精神内涵后,便来到岸边操练。坐进龙舟,他们在口号声、鼓点声中保持动作整齐划一,体验了一把“同舟共济”的力量。“那是我第一次划龙舟,虽然很累,但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喊口号让我很感动。我觉得我们不仅是在体验这种运动,更是在感受中国精神。”陶思文说。

营员们体验划龙舟。


来自威斯康星州的吴新朔并不是第一次回到福建,却是第一次亲身体验中医文化。在体验了针灸、拔罐后,吴新朔对记者说:“拔罐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让我的身体变得更轻松了。夏令营的一位老师本来肩膀有些痛,行针过后也缓解了不少。”他还说,想把这些体验和经历分享给在美国的家人和朋友,让更多人认识中医、了解中国。


在未来几天的行程中,营员们还将与集美中学学生开展联谊活动。来自亚利桑那州的张谦行对此期待满满,对他来说,这是一个认识中国同龄人、面对面交流的难得机会。“我想知道中国的青少年是怎样生活和学习的,也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一起说中文,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张谦行告诉记者,为了这次联谊,美国营员们还特别准备了一首合唱曲《如愿》,大家想通过这首歌表达美好心愿,“希望在未来,我们都能如愿以偿,也希望通过这次联谊,我们能建立起一段真挚而长久的友谊”。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