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拖拉怎么办?”“一管手机就吵架,到底该怎么沟通?”……这些让家长头疼的难题,在厦门市海沧区“特派领航”活动中找到了答案。
2025年5—6月家风家教系列主题宣传月期间,28场干货满满的家庭教育活动在各社区热力开讲,73名家庭教育特派员化身“育儿军师”,带着书籍、游戏和实战技巧,为527名家长和孩子解锁科学育儿新姿势,让“焦虑式带娃”变身“智慧型陪伴”。
多维聚力:“按需供给”定制化赋能家长
“特派领航” 团队紧扣家庭需求,从悦读共享、亲子互动、专题突破、自我成长等多个维度设计服务,实现 “按需供给”。
悦读共享
读书会成为家长的“育儿智囊库”,围绕《教子有方》《亲子互动26问》等经典书籍,特派员们跳出“照本宣科”,以“角色扮演”“情景复盘”等沉浸式体验让理论落地。
海发社区、兴祥社区、山边社区、囷瑶村等社区开展《亲子互动 26 问》探讨、《教子有方》共读、《不强势的勇气》分享、“假期高质量陪伴孩子” 研讨等活动,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素养、掌握科学育儿方法、保持家庭松弛感、理解 “共情式陪伴”, 同时营造出家长间交流互助的良好氛围。
亲子互动
亲子活动打破“说教式”教育,以游戏、实践与情感表达搭建亲子心桥。
兴景社区、东瑶村、翁厝社区、海盛社区等社区以亲子活动为载体,通过角色扮演、手工创作、绘本共读、情景模拟、游戏协作、思辨辩论等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强化亲子情感联结,提升孩子的感恩意识、创造力、协作力等,让亲子双方学会换位思考。
专题突破
针对“手机管理”“内驱力培养”等高频难题,专题讲座提供“定制指南”,让困惑有解可依。
北附小社区、囷瑶村、兴景社区、海发社区等社区,开展专题讲座,通过案例互动传授内驱力激发方法,理论解析与情景模拟破解陪伴认知误区,剖析手机沉迷本质并提供应对策略与管理原则,帮助家长解决育儿痛点问题,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可操作方法,有效缓解育儿焦虑,实现从 “焦虑管控” 到 “智慧引导” 的转变。
自我成长
聚焦家长自我成长的活动,关注教育者的内心需求,让教育者先“修己”再“育人”,为家庭教育注入“源头活水”。
自我关怀活动为家长“松绑”——囷瑶村、石塘村、新垵村、孚美社区等社区通过冥想绘画疗愈、案例分析与角色扮演、经典故事阐释、理论与情景模拟等多样化活动形式,从助力家长自我认知、明晰家庭关系影响,到阐释家风重要性、传授沟通技巧,全方位助力家长实现自我成长,提升处理家庭关系与建设家风的能力,推动形成 “家长成长 — 孩子受益”的良性循环。
多维度服务相互衔接,形成“学习-实践-反思-成长”的闭环,每个家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育儿路径。
成长可见:“双向滋养”精准破解育儿困扰
从读书会浸润理念、亲子活动联结情感,到专题活动破解问题,“特派领航”家教引领计划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家长从“焦虑应对”变“从容引导”,孩子从“被动接受”变“主动成长”,家庭从“单向管教”变“双向滋养”。
一场场活动背后,是理念的转变与关系的改善。家长从“懂道理”到“会实践”,亲子在互动中以“共情”代“说教”,社区也激活“互助基因”形成育儿合力。这些变化让科学家庭教育从“纸上理念”成“日常实践”,跨越“知道”与“做到”的距离,成长的力量在真实改变中自然生长。
沃土育苗:“爱的科学”织密家庭教育支持网络
“特派领航”活动的实践正在重塑家庭教育的本质,它不是刻板的“管教手册”而是滋养成长的“生态沃土”。
这不仅是一次次知识传递,更是一场场“家校社协同”的生动实践。家教特派员提供专业引领,社区搭建互动平台,家长主动参与其中,共同织密家庭教育支持网络。家长不再是“权威者”,而是“同行者”,通过学习放下焦虑,用理解与智慧陪伴孩子;孩子不再是“被教育者”,而是“成长主角”,在尊重与信任中绽放个性;家庭不再是“教育场所”,而是“情感港湾”,在协作与包容中凝聚力量。
特派员们传递的理念是,家庭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个家庭都成为“滋养树”。家长向下扎根(自我成长),孩子向上生长(个性发展),家庭氛围这片“土壤”在双向滋养中持续肥沃。
家庭教育是“慢的艺术”,更是“爱的科学”。海沧区妇联将继续以“特派领航”为抓手,让专业服务更精准、更持续,助万千家庭于育儿征途“不惑方向”,护稚子童心在理解沃土“向阳生长”。